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九章土豆和白菜的故事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业还需要胆子大么。别瞎说八道了,赶紧写完睡会觉。

    母亲被爷俩的对话逗的“扑哧”一声笑了。建设做了个鬼脸不敢再说了。

    建军哥仨在里屋写作业写不到心里去,外屋的父亲想午休也睡不踏实,天燥热的身上都是潮的。睡不着干脆坐起来,和正在发下午蒸丝糕面的母亲说话。

    父亲说,建国想开车的事黄了,这两天老是闷着头不说话,跟他说了两回也没多大作用。可别憋出点毛病来。

    母亲说,不会吧。开不成车就还干原来的活。喜欢归喜欢,厂里不让开也不能就闹气呀。建章劝过他了,说没事了。

    父亲说,那就好。可能还有点想不开,小脸子还得耷拉两天。昨天发的那几张票都收起来了?

    母亲说,都放躺柜里了,还有上几次发下来的,都放一块了。又好几大张了。

    父亲说,抽空问问他们那几家还要不要,要就给他们送过去。

    母亲说,下午去吧。几家都转转。

    父亲说的那几家有后院树生家,隔壁王家,院里米奶奶家,还有前院老朴家。这几家和刘家经常有来往,互相借个东西什么的。他们的生活条件都挺好。家里凭票供应的东西家买的少,发下来的布票、线票、糖票什么的哪年也能攒下好多,都送给了他们这几家。这些东西不买,日子也能过,但有两样东西是每年秋天必买的,一个是土豆,一个是白菜。这是一家人过冬的必备物资。

    土豆每年由粮店按粮本上的人头供应。把土豆买回家是一件挺复杂的事。每次粮店来了土豆,人们就会一传十,十传百地奔走相告。家里有闲人的立刻拿着粮本去排队。轮到谁谁买,不准挑,挨着袋子搬。过称后,倒在地上,一家人围住开始挑拣,大个的好的装在一起,半个的不太好的装在一起,吃的时候得先紧不好的。剩下的碎块以及土豆皮子和土面要收起来交回粮店换回同等重量的土豆。家里人多,每年买回的土豆就多。除了粮本上定量供应的,父亲还要借来邻居的粮本再多买一些。统统弄回家后,归好类。接下来好几天都要吃土豆。把那些不太好的用水洗净,放在大锅里煮熟,剥了皮弄碎,掺在面里烙山藥饼,蒸山藥丸子。直吃的一家人闻到山藥味就打饱嗝。

    大白菜和土豆一样,也是过冬的当家菜,也要山样高的狠狠买回一堆。

    土豆和白菜买回来,剩下的就全是母亲的活了。土豆要一个一个地重新挑拣一遍,这回不象在粮店购买时那样仓促。将整袋土豆倒在自家地上,轻拿轻放,慢慢挑选。按品质的优劣、个头的大小分别装入小袋,放在小南房的空地上码好。

    买回的白菜要分成两部分,挑出外层绿梆子完好的个头较大的,整齐的码放在土豆旁边。这些菜和土豆入冬后要用破旧的棉门帘盖严,不能受冻,也不能受热,隔一段时间还要将大白菜上下倒一次,有烂邦子得及时扒下来。将外面有些烂的梆子掰下来放在一旁,处理后要先吃把挑好的白菜放在大盆里洗一遍,再用刀从中一劈两半,一一平平放入缸中,每放几棵就均匀地撒一把盐,不能多,多了就腌不成酸菜。这样一直码放到高出缸沿才住手,上面压一块大石头,石头要洗净,不能带脏东西,会烂菜。先满满摁两大缸,每隔几天母亲就用力向下压几下石头。不出半月,原来冒尖的一大缸菜就会变软下沉,而且还要继续下沉,直到彻底变软。这时就成了两个半缸菜,母亲将两缸菜倒进一个缸里,腾出一个缸继续放凉水,这一段时间的水就总带着一股酸菜味。再过不了几天酸菜就能吃了。母亲淹的酸白菜很好吃,不象别人家的总爱烂。孩子们放学后经常偷偷从缸里挑菜心生吃,又酸又脆还带一丝丝甜。

    白菜淹进缸后,母亲还要从进城的菜农手里买些雪里蕻和芥菜,将它们洗净放在小缸或坛子里,多放些盐,淹成咸菜。储存的土豆和大白菜,以及咸菜、酸菜倒替着吃。这些菜一直要吃到来年开春以后。

    母亲常年累月作家务,手上裂了许多口子,每年淹菜都是母亲的一大关,裂了口子的手浸在盐水里,那种滋味是旁人想象不出的。看到母亲那痛苦的表情,孩子们总是不忍心再出去玩,一直帮母亲做完这些事。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