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章库尔兰特战役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

    马法尔原本就是一个北国,而库尔兰特又是一个与马法尔的东北国境相比邻的国家,所以库尔兰特境内冬季的漫长与寒冷,丝毫不亚于马法尔。四月十日,马法尔军已经越过两国边界,不由得感觉到季节彷佛倒转了一个月。大半个春天都还没有从睡梦中醒来,山野也还披着好几层厚厚的雪衣。

    对于马法尔军的将兵来说,寒冷原本就不是他们所畏惧的自然气候,况且他们还带着非常充份的御寒装备。唯一叫他们真正感到困难的,是此时正值雪溶的季节。道路上是一片泥泞,河川的流速也因为水量增加而更显得湍急。尽管马法尔军知道这是一个最不利于军队前进的时节,但仍挥动军旗,入侵库尔兰特境内。

    “尽管时值溶雪季节,但马法尔大军仍选由陆路前进,这是卡尔曼骄傲自大的地方。就算我军无法从战争中获得戏剧性的大胜利,但是只要我军能够不屈不挠地顽强抵抗,马法尔军迟早也会感到疲惫。而趁着这个时候,其他诸如耶鲁迪这样的国家,可能会举兵攻入马法尔本国。所以我军此时最重要的作战纲领便是竭尽全力迎击。”

    札摩斯基将军对着部下们如此说道,同时指示军队应该如何迎击强悍无比的马法尔军。他们在街道上分四十几个处所,利用木材、石粒、和沙袋堆积起来,筑成一道道的防御堡垒,并且在每个防御墙的前面,挖出防御壕沟,就在这些防御作业即将全部完成的时候,马法尔军的先锋部队杀到了。深红色的布底上描绘着一只黑羊,而且还有着金黄色镶边的军旗,正是属于黑羊公国军所有,而这支黑羊公国军正是鼎鼎大名的利德宛与安洁莉娜公主所率领的。库尔兰特军并不打算一开始就立刻与敌人展开正面决战,于是全数躲到防御堡垒里边去了。

    库尔兰特军一面躲藏在防御堡垒中,一面对马法尔军发射如雨水般倾泄而下的箭雨。由于道路泥泞的影响,马法尔军的机动力被削减了许多,所以士兵们也只能将手中的盾牌并排起来,并利用运载装备的拖车当作挡墙,来抵挡库尔兰特军所发射的箭雨。不过,马法尔军虽然能够防守库尔兰特军的箭雨攻势,整个军队的前进却受到了阻挠。尽管马法尔军一而再、再而三地对库尔兰特军叫阵,大声吆喝他们出来、堂堂正正地对决,但一切仍无济于事。就这样白白地耗损了大半天的时间之后,黑羊军终于没有能够获得任何能够与他们勇猛的威势相辉映的战功。

    “不妨放出火箭,烧了他们的堡垒吧!”

    安洁莉娜公主此时提出了这个建议,利德宛也认为这的确是一个好计策,于是立刻采取了行动。五百枝火箭穿梭过黄昏的天空,在库尔兰特军防御堡垒的上方落下,此时的情景,就像是无数金黄色与深红色的小龙正成群结队地聚集在猎物的身上。

    堡垒烧起来了。马法尔军从远处可以看到敌兵正在浓烟与烈火当中,仓惶地东跑西窜,到此为止的情景完全就像原先的预测一般,但是库尔兰特军接下来的反应就出乎意料之外了。在堡垒遭火焚烧之后,他们非但没有慌张地救火,反而亲手把油洒在燃烧物土;甚至还将木材、布疋之类的易燃物投进火中,以增长火势。如此一来,防御堡垒起火燃烧之后,反而成了一片火墙,将整个街道堵塞起来,所以真正受到阻挠的反倒是马法尔军本身。

    身在本营的卡尔曼二世,也接获了前线不尽理想的战况。

    “不需要勉强进击。如果我军在此停滞的话,耶鲁迪军就会伺机蠢动。到时我军再突然折返,给耶鲁迪军迎头痛击,这才是朕真正的本意。黑羊公国军不用急着在短期内立功。”

    皇帝卡尔曼二世苦笑着安慰好友。利德宛听得感到羞愧,但安洁莉娜公主的反应就不仅仅是羞愧了,她摇摇自己那一头颜色宛如冬阳余晖的头发,叹道:

    “我真是愚蠢得无可救药,就算把那几十个堡垒一个个给烧了,也只是徒然让敌人能够争取更多的时间哪。利德,你有什么好计策吗?”

    “我可想不出比公主更好的主意!”

    “那我们可要让人在背后说成是全马法尔帝国最没用的一对夫妇了。”

    此时的安洁莉娜公主一点也不像是平常的她,竟说出这种丧气的言词。利德宛也和皇帝一样地苦笑着,然后交叉着双臂。经过一段思考之后,他独自低声自语着:“看来就只有用那个方法了。”于是他将霍尔第和魏乐召唤过来,作了一些商谈。摊开地图经过一番检讨之后,于四月十五日这一天,利德宛向皇帝卡尔曼提报了一个作战计划:

    “这不是太危险了吗?”

    卡尔曼稍微地皱着眉头。面对这样的一种反应,另一方通常都会说:“危险早已经有所觉悟。”这样的回答在吟游诗人的故事当中是相当常见的;不过利德宛的回答却是:

    “这是臣十五岁的时候,曾经自己一个人做过的事。这一次应该可以较轻松地完成吧!”

    利德宛少年时代的流浪癖好,经过十几年之后,竟能够在此时发挥作用。利德宛对于库尔兰特境内所拥有的地理知识,是连库尔兰特人本身也不见得具备的。于是他和安洁莉娜公主、霍尔第,共同率领一万二千名精心挑选的精兵,秘密离开了库尔兰特的街道。

    当他们离开之后,马法尔军又开始对堡垒发动进攻,但堡垒屡攻不下,马法尔军只得又退回原处。就这样接连着几天,马法尔军始终是徒劳无功。

    库尔兰特军眼见敌军无可祭何的窘状,竟然也开始有余暇来嘲笑敌军“没有技巧的攻势”但是到了四月二十二日,突然有敌军从他们的背后发动攻击。

    此时的库尔兰特军真可说是人仰马翻,他们禁不住要怀疑马法尔军是否飞跃过天空才来到他们的背后,不过这毕竟是不可能的事情。利德宛与安洁莉娜公主所率领的黑羊公国军,其实是穿越了那一片库尔兰特军原以为绝不可能有人可以翻越的东毕达纳山地,才来到库尔兰特军的背后。

    东毕达纳山地这片丛山峻岭,尽管已经到了四月下旬,仍然是满山深雪、大地冻结。原本就已经是属于险峻的地形,骑兵在经过这里的时候,都必须要下马徒步,用手牵引着爱马的缰绳,小心翼翼地走过这一片冰天雪地。冻结的雪道此时正开始要溶化,正是最容易滑倒的危险季节。只要脚下一个不小心,就只能在战友的耳畔留下一声惨叫,然后就滑落到深邃的谷底去了。在利德宛的指示之下,士兵们用绳子先把彼此的身体给串绑起来,然后在雪道上铺上木材,才用脚踩在木材上前进。虽然雪道上的前进如此困难,但是有路总比没路好,因为在途中遭遇雪道中断的时候,他们就必须要挥动斧头来破除坚冰,把雪铲到两旁,用脚把雪踩得紧密结实之后,才能够再继续前进。这一切的作业是由霍尔第来指挥,在整个过程之中,甚至连利德宛、与安洁莉娜公主都亲自动手来铲雪。尽管路程如此艰辛,但是在粮食与御寒装备都非常充份的情况下,黑羊公国军还是超越了这个难关。只是在途中,仍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一些不幸事件,其中最叫人哑然失声的,大概要数是军乐队为了鼓舞士气,在丛山峻岭中吹奏喇叭时,喇叭声音竟然诱发雪崩,而使得一百八十名士兵惨遭冰雪浊流的吞噬。这算是最大一宗的不幸事件,除此之外,再加上一些大大小小的灾难,黑羊公国军在尚未展开作战之前,已经失去了三百名勇猛的士兵。

    翻越毕达纳山地总共需要七天的时间。在这期间,与库尔兰特军的防御阵展开正面对峙的马法尔主力部队,只是反覆地发动看似愚钝的执拗攻击,以便将敌人的注意力给吸引到正面的攻势上。就这样,到了四月二十二日的时候,马法尔军终于得以从前后两方来夹击库尔兰特军。

    当黑羊骑兵队身上所穿的战甲,光辉灿然地出现在东毕达纳山地通向街道的丘陵脊背上时,库尔兰特军整个阵营可说是天翻地覆,慌忙间正想要编列阵形,但黑羊公国军已经抢先发动了猛烈攻击。在大陆各列国当中,若论及野战能力最强者,一向是首推马法尔军的骑兵队。而马法尔军的骑兵队当中,最出类拔萃的队伍便是在利德宛与安洁莉娜公主的指挥之下,穿越过东毕达纳山地的这群精英。当他们牵引着爱马,从翻越群山雪道的苦难中被解放开来,然后重新跨上马背的那一刹那,他们的战意也在瞬间达到沸腾。那首先从正面遭遇猛烈进击的库尔兰特军正是最不幸的一群。

    两军激烈冲突的那一瞬间,库尔兰特军的整个防御线完全遭到粉碎。激昂的马法尔骑兵一面咆哮着,一面以刀身击碎了库尔兰特军的头部,刺穿步兵的咽喉,以狂乱的马蹄践踏死者的尸体,然后呼啸而过。街道上于是充满了血腥膻味,根据库尔兰特年代志上的记载,这股腥味甚至在一年之后,仍然还弥漫在古战场一带。不过这当然是较为夸张的说法

    “全大陆最强的骑兵却受到最差劲的指挥。”

    安洁莉娜公主在日后追忆时曾经这么说,因为黑羊公国军此时的进击,全然是在一片超越限度的狂热中进行,甚至连安洁莉娜公主和利德宛也无法加以抑制。如果库尔兰特军能够冷静应对的话,应该可以发动有效的反击,但是库尔兰特军在恐慌的驱使之下,只知一味地四散奔命,全然没有抵抗的余力。

    库尔兰特军所建造的堡垒,在火箭二度的攻击之下,此时又开始起火燃烧,街道上四处弥漫着黑、灰、蓝等各种颜色的浓烟。马法尔军趁机从这阵浓烟中穿梭而过,在猛烈的攻击之下,逃窜的库尔兰特士兵纷纷遭到长枪的串刺。

    皇帝卡尔曼所率领的主力部队也在探测时机之后,发动了全面的攻势。从二十二日开始到隔天二十三日这段期间可说是库尔兰特军自本世纪以来,所遭遇之历史上最悲惨的一页。战死者人数总计有三万名,而马法尔军相对的战死人数则还不到五百人。

    主将札摩斯基将军也战死了,只是他在临死前所遭遇的情况并不甚清楚。直到四月二十三日的早上,才有人在路旁的草丛中发现了他的遗体,身上总共受了二十几处刀伤,竟使得致命伤在何处也难以辨认,死状可说是相当凄惨,全然是在混战之中,遭乱刀砍剁而致死的。卡尔曼于是命人取下他的首级,以蜜蜡保存的方式送到库尔兰特的王宫里去,同时也命人完全依照武士礼仪,将札摩斯基将军的遗体予以埋葬。

    2

    札摩斯基将军的死,更让库尔兰特军的士气一蹶不振。看到将军被人以蜜蜡方式保存下来的首级,宫廷中的上上下下无不胆战心惊。朝臣们最后还是决定请求国王裁决,于是纷纷拥入病人的房间。国王一听到札摩斯基的首级被送进王宫里来,甚至还没真正见到人头,脸上就已经失去了血色。

    “已经没有办法再抵抗了。现在只能向敌军投降以解救战火中的国土和人民,保住我国的王统。”

    库尔兰特国王沂瓦聂斯克四世,勉强忍住胃部的疼痛,作出了这个决断。宫廷之中也有反对的声浪,只是这声浪既不大、也不强烈。沂瓦聂斯克四世于是命宫廷书记官,修书向马法尔表达降服的意愿。书中所记载之各项投降条件,有的甚至大方得不禁让朝臣面面相觑:

    “将沿着国境边缘的十五州割让给马法尔,并且由王族当中推派出人质,马法尔此回远征所花费的军费由我国支付。此外,向马法尔递交誓约书,保证今后绝不再对马法尔采取任何含有敌意的行动。”

    朝臣当中有人心里认为,不需要作到这种程度来讨好马法尔,但是如果反对的话,却又势必要提出替代的方案,事情都已经到了这种地步,朝臣当中任谁也不愿意担负起责任。

    库尔兰特所派遣的使者于是来到卡尔曼的本营当中。听到库尔兰特国王求和的时候,年轻的皇帝不由得扬起嘴角的一端,绽放出毒辣且带有嘲讽意味的笑容。库尔兰特要求投降的时间,比卡尔曼的预料还要早了些,不过这并不表示卡尔曼心中还没有一个定夺。只是卡尔曼内心还怀有其他许多的打算,库尔兰特所提出的条件虽然优厚,但是卡尔曼此时还不能立刻接受。

    卡尔曼于是带着嘲讽的口气,对着眼前这个像是在拼命压抑内心恐惧的使者说道:

    “你们的国王在亲笔信当中提到,将割让十五州与我国,但不知实际上是哪几州?”

    使者于是举出几个州的名称,但卡尔曼却故意露骨地笑出声音说道:

    “那些都说不上是什么肥沃的土地哪。老实说,朕并不想只是平白地扩充疆域,如果说把十五州份的租税,当作年贡献给我国的话也是可以的,不知道你们的看法怎样呢?”

    “这、这不是我一个人能够决定的。”

    “是么,那么你就回到王宫去,请示你们国王的批准,然后再来吧!”

    卡尔曼于是用一只手挥了挥,然后就把使者给撵回去了。花了三天时间,好不容易才来到马法尔本营的使者,就这样带着满身的疲惫,重新踏上回国都的路途了。卡尔曼也并非如此硬心肠地,丝毫不为这可怜的使者角色感到同情,只是现阶段还是必须要采取强硬的高压姿态。反正外交的磋商谈判也不是一次就能够谈成的,关于这一点,那库尔兰特的朝廷也应该是知道的。

    只是就整个状况来说,似乎让人有些奇怪的感觉。因为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是胜利的一方,故意在拖延交涉的进行。不过事实上确实也是如此。在翻越东毕达纳山地的军事行动还没有进行以前,卡尔曼就曾经对利德宛说过,他真正的意图其实是要讨伐耶鲁迪。环绕马法尔各周边列国所有的一切妄动与蠢动,都是起源自耶鲁迪。就算不是如此,耶鲁迪也是马法尔自有史以来便一直存在的伤痛。只要把这个国家完全消灭,那么库尔兰特这些国家就算继续存在,也根本不会对马法尔造成任何威胁。卡尔曼的这种想法,究竟要算是气馈宏大、或者是一种属于胜利者的傲慢,在某个相当微妙的分界线上,或许只能依靠最终的结果来加以评断了。

    “只是,耶鲁迪那匹饿狼,怎么还没开始有动作呢?这次可是好不容易才让我本国放空城,替他制造了这个好机会哪!”

    卡尔曼所指的“耶鲁迪饿狼”并不是国王吉古摩顿七世,而是拉萨尔将军。原以为只要卡尔曼率领大军,亲征库尔兰特的话,拉萨尔就会立刻舔嘴唇、流口水地,对马法尔本土发动攻击,但是都已经过了大半个月,却始终不见他有任何行动。在这段期间当中,由于利德宛的奇谋奏效,仅只一战就让库尔兰特军完全地崩解。尽管如此,卡尔曼却有一种彷佛是捡到别人掉下来的钱包似的那种感觉。

    当利德宛提出翻越东毕达纳山地的提案时,卡尔曼曾经回答“这不是太危险了吗?”事实上这回答并非单纯仅指利德宛等人所可能遭遇的危险,同时也是因为考虑到卡尔曼本身的状况。一旦翻越行动付诸实行之后,马法尔军所可能遭遇最糟糕的状况,很可能是当利德宛等人前进到东毕达纳山地中央的时候,耶鲁迪军从另一面对卡尔曼发动攻击。果真有这种情形发生的话,卡尔曼将被迫必须要面对二选一的抉择。如果立刻将大军折返,这么一来,利德宛等黑羊公国军,将成为被遗弃在敌方境内之中的孤军。但若是等着利德宛依照原先约定出现在敌人的后背,则可能会丧失战胜耶鲁迪军的一个重要时机,而且万一利德宛等人在山中有过多士兵罹难的话,那么卡尔曼更是想动而不能动,只能平白枉然地浪费掉这段时间,最后甚至还有可能遭到耶鲁迪军与库尔兰特军前后两方的夹击。

    不过情况并没有作这样的演变,这一点对马法尔军来说,实在是太幸运了。尽管如此,卡尔曼并不只是一味地欢喜,甚至还有些着急。为什么耶鲁迪那匹饿狼会放着这样的一个好机会而不采取行动呢?

    事实上,拉萨尔并非不采取行动,而是想动却不能动。因为九柱将军当中的奥布拉希特,正在一旁牵制着他的行动。

    奥布拉希特对于拉萨尔一直怀着很深的不信任。他怀疑这个具有杰出才能的青年,是否正发挥着他本质当中那种好赌博的劣根性,而将整个耶鲁迪王国作为他孤注一掷的赌注。

    这样的怀疑并没有明显的证据,所以奥布拉希特也并未将自己的怀疑宣扬开来。他是一个非常刚毅耿直的军人,怎么也不能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就肆意主张他人的罪行。但是,他的眼睛一直严密地监视着拉萨尔。另一方面,拉萨尔当然也感觉到奥布拉希特怀疑的视线正投注在他身上,而且奥布拉希特的怀疑完全就是事实,所以拉萨尔怎么也无法采取行动了。

    “如果是卡尔曼或者蒙契尔的话,尚且有话可说,但此时妨碍我的人,竟是同为本国人的奥布拉希特,真是个顽固该死的家伙!”

    拉萨尔心中自然而然地充满自私利己的愤怒。在这之间,马法尔军的捷报也已经传到耶鲁迪王国来了。

    “太可惜了,这么好的一个机会,难道就这样平白错失了吗?又得要重头再做起了!”

    拉萨尔气得咬牙切齿。不过依照他最初的构想,要让卡尔曼疲于奔命的话,至少也需要两年的时间,就算这次失败,往后还是有很多机会的。拉萨尔一面这么想,一面说服自己去接受这个事实,但是他的遗憾还是无法消除,心中甚至聚结了更多的怨气,对奥布拉希特的憎恶也更加地深刻了。

    就这样,当这场戏里面的主角都不禁感到无可奈何与为难,而整个情势也胶着着的时候,命运的女神在这季春日,却非常地勤勉芽梭着。四月二十六日这天,任谁也预料不到的紧急报告,震惊了列国。三月才刚刚遭遇惨败,此时应销声匿迹的乌鲁喀尔王国竟然发动大军,总计七万五千名的骑兵与步兵,越过了国境界限,侵略马法尔的领土。而这片领土正是在去年的“大合并”之后,才刚刚成为马法尔帝国领地的旧兹鲁纳格拉王国。

    3

    皇帝卡尔曼二世因御驾亲征而身在征伐异国的前线之时,统治马法尔本国的责任,便归到皇后亚德尔荷朵的身上。不管是就国家制度、或者就过去的习惯而言,这都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就事实来说,亚德尔荷朵不过是一个还未满十九岁的女子,与卡尔曼正式举行婚礼以来,也只有一个半月的时间,更重要的一点,她是个出身于兹鲁纳格拉王国的人。所以朝臣们普遍认为,要她代替丈夫,以摄政的身份来掌管这个统领二百州土地的大国,会是很困难的一件事。特别是在宋尔坦畏罪潜逃之后,马法尔的宰相职位一直空缺,所有国政都是由皇帝亲自统辖,这样的体制,惟有在卡尔曼雄才的领导之下才能够成立,对一个十九岁的小女子来说,简直是太不可能了。

    但是对于朝臣们的不安与冷眼,亚德尔荷朵却非常泰然地不以为意,仍然亲自出面来执掌国政。她首先在皇帝办公室当中,召集了朝臣三十余名,堂而皇之地对他们宣布:

    “本宫乃卡尔曼之妻,也就是大马法尔帝国的皇后。得在丈夫外征不在本国的期间,以摄政身份负起总揽国政的义务与权利。此乃天经地义,原本亦无须多加声明。但惟恐有不明究理者,乃特此说明之。”

    帝国朝臣听到这话,原本已开始发出嘈杂声,但是在亚德尔荷朵冷冷的环顾之下,此时只是将视线集中在这个原本被他们眨为小女子的年轻皇后身上。皇后于是再度张开她那珊瑚色的嘴唇:

    “大概有人正在想,这个亡国的小女子在胡说些什么。可是各位要明白,皇帝并未将本宫纳为后宫妾妃,而是正式册立为皇后。凡是将本宫贬谪为亡国的小女子之人,就是违背了皇帝的旨意。若有人仍执意对本宫加以蔑视的话,可先要有违背圣旨的体认。”

    “”“看来各位似乎都没有什么异议,非常好。接下来本宫将对各行政领域的担当大臣一一提出质询。请各位依照传唤的顺序进入办公室,首先是财政总监,其余的人请到隔壁等候。”

    从办公室里面被撞出来的高官重臣真是傻眼了,在一阵茫然之后,愤慨的情绪使他们个个满脸涨红,这个顶多也不过十九岁的小女子竟敢这样对他们呼来喝去。但是一旦被扣上“皇帝御旨”的大帽子,他们却又无从反抗。于是他们低声商量,待皇帝凯旋之后,便直接面奏皇帝,请皇帝对皇后的行为加以训斥,只是这一天他们也不得不承认的确是遭遇挫败了。

    自从这一天,也就是四月十一日之后,皇宫整个被纳入皇后亚德尔荷朵的支配之下。而辅佐她的人,就是名叫裘拉杰的这名男子。

    裘拉杰原本是兹鲁纳格拉王国的宫廷书记长,最后一任国王达尼洛四世生前,对他非常信赖,不但将他从平民阶层中提拔起来,而且还授与他男爵的封号。有关兹鲁纳格拉旧有领地的行政、人文地理和水利等方面,再也没有比他更清楚的人了。不管是租税也好,国库也好,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