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达世奇论艺术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a 浅谈抽象艺术的诞生

    一个美国的抽象画家来到中国,对电视台的记者说,因为照相机的发明,有了摄影师,写实的绘画失去了用武之地。凤凰电视台有个“镪镪三人行”的节目,一位佳宾也说了相同的话,这是非常错误的观点,起码,这说明许多人对艺术还不甚了了,甚至是高层知识界的人物,或是艺术家本身

    在巴黎卢浮宫旁边,有另一个很出名的艺术博物馆,里面挂着19世纪末法国新古典主义的大师盎格尔的作品,它们的绘画细节部分,是现代摄影做不到的,起码是现代的印刷技术不能与之匹敌。艺术走向抽象,是大众视觉审美疲劳和艺术家求新的结果。从现代和古典的分水岭法国印象主义,到康定斯基,米罗和毕加索,艺术完成了从具象到抽象的转变,而当时的摄影,还处于粗糙的低级阶段,说明了抽象艺术的诞生与摄影无关。反之摄影技术的高速发展,引发了艺术家创作出摄影感的绘画:照相写实主义,照样成为世界名画,挂在博物馆里。

    艺术品成为名作大致可以这样理解:睁开双眼,看见任何事物,时代的变迁,社会的矛盾,科学的发展,环境的形态,甚至人体内感受平衡冲突节奏等等的视觉印象,无所不及,都是艺术家描绘的对象,可以写实,也可以抽象。成功的作品,是艺术视觉上的发明家,是挖掘潜在的视觉通过心灵的闪光点,要做到这一点,在技法上必须是创新,发展或集大成者,并会渐渐得到大众的共鸣。哥仑布发现了新大陆,别人再去,就不会成为伟人。从这个意义上讲,反思中国的艺术拍卖市场,更像中国的房地产,失去许多基本因素,靠的是民众的投机心理,评论家不成熟的理论,用高价来争取“话语权”

    b 从写实到抽象的视觉层次

    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演变,正好展现了一个人的视觉演化进步。从具象到抽象的认识过程,如同从小学数学到高等数学。既然是“学”就不是本能的自然转化,这就是许多人对抽象艺术不理解甚至抵触的原因。人们习惯对写实的直观来引发对自然景观的感受,没有社会土壤和背景,缺乏艺术教育,或者是偏狭的不全面的艺术学习,要用心灵体验抽象之美,是很难做到的。中国有一部分艺术家和民众完成了这种过渡,多数如同西方美术史的发展,是写实审美疲劳和感受西方现代艺术,自发求变求新的结果,是被动型的。

    抽象的意义有二点:一是物理性的,比如一张桌子,去掉所有细节,就成了许多长方型。第二点比较复杂,是人的精神和心理层面的,算是化学性的吧,比如还是这张桌子,四方型的,你有坚硬的感觉,于是你画一个方块来表现坚硬。从具象到抽象有无数个视觉层次,就好象一条线上有无数个点,两端是具象和抽象的极致。一张脸,你可以画得脸上豆豆都看见,但也可以只看见五官,或者只画一个土圆来代表。精神和心理的感受使艺术表达无限扩张这些层次,并且交错往返,更象是三维的无限空间中无限个点,让艺术家在广阔的领域里无限发挥,比如毕加索的早期立体主义,与米罗做减法不同,他把脸部画成“...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