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奶奶,那是姊姊,她气管发炎,吃了几天药就好了。”奶奶又把她和姊姊搞混了。

    “喔,是冬雪研那你是冬希喽!唉,瞧瞧奶奶的记性越来越差了。”她这脑子呀,越来越不济事了。

    走得蹒跚的朱仙女在孙女的搅扶下,缓慢坐上床沿,她没直接躺下,背靠着床头,两眼微带迷糊地看着眼前的孙女,想分辨她是哪个孙女。

    岳家人口也很简单,高龄七十的老奶奶,年过半百的媳妇,老人家虽生得多却不见得人人孝顺,就大儿子肯奉养她,并生育两女一子承欢膝下。

    可惜偏应了那句--“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为人海派的岳家长子意外过世了,正值壮年的他把一身债务留给妻小。

    其实,那也不是他欠下的,只是他那个人太讲义气,一旦朋友有难便立即伸出援手,也不管自己能力够不够,一句话全给扛下了。

    幸亏好人有好报,虽然他做的是一堆教人摇头的傻事,可在他去世以后,受过他帮助的朋友也义无反顾的相助。

    所以他的妻小不致被债务压得喘不过气来,卖了百来坪的大宅还债,改买三十坪不到的老公寓,一家老小总算还有个遮风蔽雨的地方。

    比较辛苦的是一肩扛起养育子女的岳妈妈,她那时也不过三十来岁,最大的女儿才十五岁,小女儿十二岁,七岁的儿子刚上小学,还有婆婆要奉养。

    好在孩子们都很争气,不需要她操太多心,在校成绩优异领奖学金,且自动自发地整理家务、帮忙照顾奶奶,减轻她不少负担。

    “奶奶不是记性差,是睡糊涂了,你睡前的药吃了没?要不要我倒杯银杏茶给你润润喉。”岳冬希照例检查一个月分量的药盒,照医生嘱咐的盯奶奶定时吃药,唯恐有所疏忽。

    到目前为止,失智症并无药可治愈,只能定时吃药延缓病情加重。

    “别再给我吃药了,吃了一肚子药丸。我没病,你们别老当我是病人,我身子骨硬朗得很,过两天还要跟你三婶婆去爬山,喂山猴子。”她说得兴高采烈,仿佛返老还童的孩子,等着要去远足。

    眉眼带点疲色的岳冬希不忍心告诉奶奶,三婶婆早在多年前的一场火灾就去世了。

    “好,不吃药,你快睡觉,明天一早到公园跳士风舞。”她掖了掖一角,好声好气地轻哄着。

    “你喔,年纪轻轻的,忘性比奶奶还大!我们不跳土风舞已经很久了,张老师教有氧舞蹈,你看我最近的气色是不是好很多。”她越说越兴奋,手舞足蹈的,嘴里还喊着一、二、三、四,二、二、三、四

    她好笑地亲亲奶奶的面颊。“是,奶奶是妖精,长生不老的莲花菩萨,一群年轻小伙子都被你迷得晕头转向,改口叫你仙女婆婆。”

    “唔,还吃奶奶老豆腐,我本名就叫仙女,这街头巷尾的孩子们哪个不喊我仙女婆婆。”她神智清醒的说道,呵呵笑得开心。“对了,冬雪呢?怎么感觉好久没见到她了。”

    听奶奶提起长她三岁的姊姊,岳冬希仍不厌其烦的解释着“姊姊在高雄的医院,她是护士。”

    “对、对,冬雪要嫁人了,她要嫁给医生,很好很好我们家要办喜事!”

    她的孙女要好命了,不愁吃穿的当医生娘。

    面对奶奶突如其来的“喜讯”岳冬希先是一怔,继而无奈的摇摇头。老一代的观念里,就是医生娶护士,护士一定嫁医生。

    可那是以前,现在的医生忙得没时间经营婚姻,虽说是高收入的行业,却也无暇顾及家庭,若是另一半不肯体谅,还是难有圆满。

    而她姊姊的确和同医院的医生交往,但是对方不可能给她实质的名分,因为那位医生己有妻小,结婚十五年,姊姊是别人婚姻中的第三者。

    她不只一次劝姊姊结束那段没有幸福可言的感情,可深陷其中的人总是难以清醒,不伤得遍体鳞伤不愿放手。

    “奶奶睡了?”

    罢掩上房门,身后传来压低的女声。

    “妈,你怎么也没睡?不是跟你说过好几回别再等门了,我这么大了,不会丢掉的。”她早就独立了,懂得自己照顾自己。

    “不管你长得多大,在妈的眼中,还是那个刚学会走路的小丫头,没瞧见你进门,心里就是不踏实。”当妈的注定要担一辈子心。

    还在肚里时怕生出不健康的孩子,既欢喜又不安的求神佛保佑,呱呱坠地后开始担心小病小痛找上小孩。

    好不容易一点一滴的拉拔大,又巴望着孩子成家立业,有个好归宿。

    岳冬希半带撒娇的搂着母亲。“妈,你就舒舒心嘛,别往肩上担担子,你要是把自个儿累坏了,女儿我可是会很心疼、很心疼的。”

    “你就这张嘴巴甜,最会哄人开心,饿了吧!妈下碗馄饨给你吃。”瞧她又瘦了,风一吹准倒下。

    “我不饿,刚刚吃得好饱才回来,都快吐了。”她仿佛还闻得到小菜味道。

    “咦,你在外头吃过了?”岳妈妈一脸讶异,端详女儿的神情。

    所谓知女莫若母,女儿的嘴向是她养出来的,外面的餐食油腻又不营养,女儿宁可带便当,也不愿吃味精过重的食物。

    当然省钱也是一个原因,一家五口有两个人做正职工作,小儿子在餐厅打工,她自己则在家做些手工艺卖钱,虽然赚得不多,不过日子还算过得去。

    不求大富大贵,只求一生平安顺心。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