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部分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刎颈自杀。魏无忌没有料到会演变到这个地步,立刻改穿丧服,迁住厢房(缟素辟舍,表示最高的哀悼),派人向安陵君致歉说:“我真是一个小人物,思虑不周,在你面前说了些不该说的话,请你宽恕。”

    这段史迹的重点应在管城,可是,原文却全力描述缩高和安陵君的对话。管城是否攻陷,或是解围而去,却没有交代。中国传统的史学家,习惯于这种僵硬的机会教育。于是,事实不重要,意识形态才重要。管城不重要,缩高、安陵君的言论才重要,历史不成为历史,而成了儒家学派的传道书。

    秦王国(首都咸阳陕西省咸阳市)对魏王国强人魏无忌的强大实力,感到震恐。国王(五任庄襄王)嬴异人(嬴楚)抛出黄金20万两,在魏王国(首都大梁河南省开封市)制造耳语运动,透过晋鄙的宾客,向魏国王魏圉提出警告说:“魏无忌在外流亡十年,你擢升他当最高统帅之后,所有国家都甘愿听他的指示,这是一个明显的危机。普天之下,大家都只知道魏无忌,而不知道你国王。”嬴异人又屡次派出使节,向魏无忌致敬,问他什么时候登极?魏圉日夜听到的全是不利于魏无忌的情报,不能不信以为真,于是派人接任他统帅的职务。魏无忌了解他的处境,声称有病,不再出席朝会,日夜喝酒和沉湎在美女群里,只求速死。四年(前243年)后,果然逝世。

    使魏圉决心排除魏无忌的,有两句话:“人们只知道有他,不知道有你!”这是“知他不知你”模式。范雎刚用它打击过皇太后芈八子和魏冉(参考前266年),魏无忌能保全性命,真是奇迹。因为,随着历史演进,这两句话越来越有杀伤力。

    魏无忌忠义震天下,万众钦敬。何以魏圉所听到的,全是谗言?这固然是秦王国的银子厉害,也是魏无忌的一种错误。以他的权势和能力,足可以切断国王与外界的交通,至少也可以在国王左右,安置自己亲信——像田单在国王田法章左右安置貂勃一样(参考前279年),然而魏无忌却没有这样做,只缘他认为跟国王是亲兄弟,不可以待以机心,更不可以怀疑对方会心狠手辣。他缺少保护自己的行动,而终于使大局全非。仅只忠心没有用,必须使主子相信你忠心才有用。而又如何使主子相信你的忠心,那要看官场手段。然而一个人的精力有限,全部投入工作之后,已没有时间供他逢迎。中国历史上魏无忌故事一再重演,原因恐怕在此。

    韩王国(首都新郑河南省新郑县)发动一项使秦王国(首都咸阳陕西省咸阳市)民疲财尽的攻势。水利工程师郑国,假装逃亡,投奔秦王国,说服秦政府,在仲山(东仲山陕西省泾阳县西北境)开山掘道,引导泾水,沿着北山(北方诸山)南麓,注入洛河(郑国渠于陕西省蒲城县东南,注入洛河,东西长达150余公里。而今,两千年后,郑国渠旧道大多湮没,只泾阳县西北一段尚存,作为泾惠渠的一部分)。在这项庞大水利工程进行途中,阴谋被发现。秦王国要诛杀郑国,郑国说:“我为了延长韩王国几年生命,才来投效。然而,水渠落成,秦王国将享受万世的福利。”秦王国认为他的话合理,命他仍主持这项工程。用挖出的泥土,填高低洼地区,并覆盖在碱质土地上,使寸草不生的土地,变成肥沃良田,多达4万余顷(1顷是100亩),每亩收获高达六斛四升,秦王国更加富庶。

    韩王国当权头目这种头脑,属于世界一奇。苏秦打算叫齐王国没落,用的是使他们把国力浪费在堕落性的消费行为上,诸如盖皇宫宝殿,开辟御花园、动物园等。而韩王国干的勾当,却是使敌国投资到建设性工程上,实在不可思议。犹如一只老虎逼门,不想办法擦枪磨刀,反而每天引它去五里路外去吃一只小羊,希望它跑得疲倦,没有力气再吃,却没有想到它会一天比一天更为雄壮。一个国家拥有这样智商的统治阶层,如果不亡,简直没有天理。

    纪元前242年,各王国警觉到秦王国(首都咸阳陕西省咸阳市)不断侵略,危险日深,谋求对策。

    直到今天,重组南北合纵同盟,仍不为晚。问题在于各国统治阶层的腐败,已入骨髓。掌握权柄的人,口袋里装满秦王国贿赂的金银财宝。没有好的政治,就没有好的作战部队。将领都是用不尊严的手段获取高位,士兵则全来自穷苦人家,在军中半饱半饥。

    于是官也好、兵也好,全无斗志,一旦投入战场,自然溃散。各国不知道改革政治,加强战力,却想靠那些离心离德的军队,保护自己的特权并创造奇迹,可真正成了异想天开。

    秦王国国王(六任)嬴政最初即位时,年纪还小,太后赵姬与嫪毐(音làoǎi涝矮)通奸,生下两个儿子。嬴政因娘亲的缘故,把太原(山西省太原市)封给嫪毐,并且委任他主持国家大事,权倾中外。有人向嬴政揭发真相,嬴政下令调查。

    嫪毐发动兵变,使用玉玺,征调军队,攻击嬴政度假所在地雍县(陕西省凤翔县)蕲年宫(雍县城内东南角),企图捕杀嬴政。嬴政命宰相昌平君、昌国君(均是贵族,名不详)集结部队迎击,嫪毐兵败逃走,被追兵生擒,屠灭三族(父族、母族、妻族),车裂他和他的党羽。嬴政把娘亲囚禁在雍县[艹负,音贝]阳宫(陕西省户县西南),把她所生的两个儿子杀掉。下令说:“跟我谈话时,胆敢涉及皇太后的,立即斩首,砍断四肢,堆到宫门之外。”于是,27个进言规劝的人,被当场处死。齐王国宾客茅焦要求晋见,嬴政坐在高堂,手按宝剑,口吐白沫。茅焦慢慢地走到跟前说:“大王的行为,十分狂悖,难道自己竟不知道?车裂假父、扑杀二弟、放逐娘亲、屠杀进谏的忠臣,即令是姒履癸(桀)、子受辛(纣),也不至这么残暴。一旦传遍天下,向心力立刻瓦解,没有人再向往秦王国。我为大王担忧,言尽于此。”嬴政顿然醒悟,急急下殿,用手扶他起身,说:“我接受你的忠告。”前往[艹负]阳宫,迎接赵太后返回咸阳,母子感情,恢复往昔。

    嬴政之诛杀嫪毐,并不违反善良风俗,也不违反国法。嫪毐不过娘亲的情人、奸夫而已,怎么能称“假父”?茅焦每一句话都在刺激嬴政发疯,而嬴政竟没有发疯,简直不可思议。可能嬴政正在寻觅一个下台阶梯,而茅焦适逢其会。无论怎么吧,茅焦的言论并没有说服力量,而只有激怒力量,竟然发生说服效果,以致使我们怀疑事件经过的真实性,假定是真的,我们则怀疑是不是出于嬴政的安排。

    楚王国(首都寿春安徽省寿县)国王(二十三任考烈王)芈完,没有儿子。赵王国(首都邯郸河北省邯郸市)人李园,正准备把妹妹献给芈完,听说芈完没有生育能力,不敢贸然行事,恐怕进宫之后,也不能生儿子,就会失宠。春申君黄歇遂把李园妹妹迎接入府当小老婆。不久,她怀了身孕。黄歇把她送回哥哥李园家,然后向芈完推荐。芈完果然迎接她进宫,最后生下一个男孩(芈悍),封为太子。母以子贵,李园的妹妹也成了王后,舅爷李园遂进入政府。

    李园既爬上高枝,不再需要黄歇,同时又害怕黄歇泄露机密,遂秘密结交亡命之徒,准备杀人灭口,消息逐渐传开。不久,芈完卧病,17天后逝世,李园第一个被召入皇宫,李园在宫门设下埋伏,黄歇冒冒失失进去,伏兵突起,乱刀砍死,把头颅投到宫门外,派遣官员搜捕黄歇家属,全体诛杀。太子芈悍继位(二十四任),是为幽王。

    芈完、黄歇、李园、李园的妹妹,四边关系筑成楚王国高阶层政治舞台。短兵夺权,无情无义、变化莫测。三寸之外,一片黑暗,谁都不知道黑暗中埋伏着什么。战国时代所谓“四大王子”之一的黄歇,他的高位不是他的小聪明能够承当得住的,这从他率领五国联军在函谷关外,没有交锋,就告溃败,可得到证明。站在社会史立场,李园的地位十分重要,他是一个标准“腻人”他要拍你马屁时,连漂亮的妹妹都双手送上,那种忠心和温情,以及善体人意的媚态,使你无法拒绝。可是翻脸时的疾如闪电和回报的酷烈,更使人发抖。在李园之前,还有一个人跟他相似,那就是夏王朝第七任帝寒浞。在李园之后,数目可就更多,直到20世纪,随时都有人登台亮相。不过时代不同,方式稍异。寒浞、李园,是鲨鱼群中最精彩的两只,最好不要遇上。遇上必被缠住,轻者遍体鳞伤,重者全盘覆没。

    纪元前235年,秦王国(首都咸阳陕西省咸阳市)文信侯吕不韦服毒自杀,家人把他埋葬,秦政府着手调查,凡是参加吊丧的随从和宾客,一律逐出国境。嬴政下令说:“从今之后,凡主持政府,像嫪毐、吕不韦一样荒唐的,财产没收,以此为例。”

    法言曰:“有人说:‘吕不韦岂不是大智大慧之人,他把人当做货物,拿出来交易。’扬雄说:‘谁说吕不韦大智大慧?为了贪图官爵,付出他的家族。我认为吕不韦不过是个大一点的小偷。小偷的意义是:眼睛只看见瓦罐,却看不见洛阳城。’”

    传统史学家习惯于以成败论英雄,照扬雄所言,吕不韦如果能够善终,岂不就成了大智大慧!耶稣告诉他的门徒,为了传教的缘故“应该灵活得像条蛇”吕不韦不过灵活得像条蛇而已,他并没有伤天害理。从一介平民到掌握国家权柄,现在可以诉诸选举,古时候并没有固定的渠道。吕不韦深谋远虑,节节衔扣,智能过人,无疑问的是一代豪杰。他唯一不能掌握的,是他的旧情人赵姬是那么淫荡,索取没有止境,而嬉戏在他怀中肩上的嬴政小娃,又是如此彻底地翻脸无情。

    纪元前233年,秦王国再攻赵王国,韩国王(五任)韩安恐慌,割让土地,献出国王印信,请降格作秦王国的附庸,派韩非到秦王国晋见。

    韩非,是韩王国(首都新郑河南省新郑县)的王子之一,法家学派巨子。眼看祖国日益衰弱,忧心如焚,屡次向国王提出书面建议,国王都一笑置之。韩非对当权官员的颟顸,至为痛心。当权官员平常日子优待御用的摇尾学者;当国家紧急时却依靠平时瞧不起的武士。培养出来的人才不用,用的又不是培养出来的人才。目睹廉洁正直的人,被邪恶的当权分子排斥,考察过去的得失变化,韩非著孤愤、五蠹、内储、外储、说林、说难共56篇。

    嬴政崇拜韩非的学问和才能,打算会见他。于是,韩非抓住出使秦王国的机会,上书给嬴政,说:“秦王国拥有数千华里广大领土,武装部队号称100万,纪律森严,赏罚公平,号令分明,天下无人可及。我冒死请求大王赐予接见,将贡献破坏合纵同盟的具体方案。大王如用我的方案,不能一举成功——赵王国不投降,韩王国不灭亡,楚王国、魏王国不屈服,齐王国、燕王国不归顺,霸王之名不能建立,四邻所有封国国君不来朝觐,就请大王把我诛杀,作为对大王不够忠心的惩罚。”嬴政怦然心动,还没有任用,李斯已妒火中烧,打小报告说:“韩非,是韩王国的王子。大王的目的是在并吞天下,而韩非不可能忘情祖国,而全心全意效忠秦王国,这是人之常情。但送他回国也不是办法,以他的才能,万一韩王国重用他,将成为我们的后患,不如用法律除掉他。”嬴政认为合理,遂把韩非逮捕监禁。李斯派人送去毒药,叫韩非自杀。

    法言曰:“有人问:韩非作说难大文,却死于‘说难’,为什么他不能实践他的理论?扬雄说:正因为‘说难’,他才牺牲。那人问:为什么?扬雄说:君子以礼教支配行动,以信义克制自己。意志相合就合作,意志不相合就分开,而根本不忧虑会不会相合!假如企图说服别人而担心合不合对方的心意,那可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那人问:韩非忧虑的正是合不合对方心意,难道不对?扬雄说:说服工作不采取正当手段,才值得忧虑。方案是不是被接受,不值得忧虑。”

    司马光曰:“君子爱他的亲人,也爱别人的亲人;爱自己的国家,也爱别人的国家。所以勋业伟大,美名照耀宇寰。而韩非向秦王国献策,第一就是要先覆灭他的祖国,目的只在证实他的学问和才能。他的罪恶并不是一死就可了之的,不必怜悯他的遭遇。”

    韩非这份卖国上书,十分蹊跷。司马光跟他的编辑群,似乎在故意抹杀真相。据其他史书记载:嬴政拜读韩非的大作,佩服得五体投地,自怨自艾说:“我能够跟这个人做朋友,死而无恨。”当李斯告诉他韩非是韩王国的王子后,嬴政遂对韩王国发动攻击,这次侵略行动,是传奇性的,不是为了土地,而是为了人才。这种情形下,韩非到了咸阳,嬴政当然迫不及待地立刻接见,恐怕连撒尿的时间都无法等待。但该信语气,好像是韩非压根见不到嬴政,才哀哀上告。而且韩非有口吃的毛病,他顶多呈上他的大作,那就够了,不可能要求会面,以韩非的智慧,不致坚持自暴其短。即令韩非要求会面,也不可能写出那种幼稚言论,提出一连串灭国保证。韩非的大作韩非子,每一句话都是一个钉锤,完全诉诸理性,字不虚发。而这份卖国上书,却像江湖郎中在卖包治百病的狗皮膏药,岂不低估了他的对手?史记不载这封信,战国策不但不载这封信,还指出另一桩公案(被姚贾陷害)。司马光所以如此,只是一桩政治上的小把戏。因为在现实政治上,司马光的对手王安石,是一位披着儒家外衣的法家,而韩非却是法家学派始祖。正好利用这封卖国上书,把法家丑化,使人们产生“法家就是卖国贼”的印象。

    纪元前229年,秦王国(首都咸阳陕西省咸阳市)向赵王国(首都邯郸河北省邯郸市)作灭国性攻击。赵王国大将李牧、司马尚,竭力抵抗,秦军不能前进。秦王国间谍给赵国王(五任)赵迁的宠臣郭开更多的金银珠宝,于是郭开向赵迁警告说:李牧、司马尚即将叛变。赵迁大起恐慌,派赵葱跟齐王国(首都临淄山东省淄博市东临淄镇)将领颜聚,接替李牧、司马尚职务。李牧悲愤,拒绝交出兵权,抵抗失败,在逃亡途中被杀,司马尚也被罢黜。

    “诬以谋反”的铁帽,法力无边。天下多少忠臣义士和国家栋梁,丧生在这个铁帽之下,自古忠良多枉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赵王国亡在眉睫,还替敌人诛杀最后一员名将。郭开属于一脸忠贞分子,历史自有定论。而国王赵迁,这位摧毁赵王国的凶手,可真是名符其实婊子养的。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