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心猿意马了。

    一来二去,张青云的名气也就大了,许多人都知道,东州市委党校有个青年教师叫张青云,课讲得好,天文地理无一不精,尤其熟悉国际国内的政治和经济。那几年各机关时兴搞学习辅导,中央不管有了什么精神,下面都要全体动员,尤其是国家机关的工作人员,就是占用上班时间,也要搞个集体辅导,然后拍拍照,录录像,上上报纸、电视什么的,算是完成了任务。

    这时候党校的教师派上了用场,给大家随便讲一个小时,辅导一下,谈谈国际国内的形势,简单分析一下,对付过去就行了,反正各单位不会白请,车接车送不说,临走时都要送上一个信封,里面装上千儿八百的,算教师的讲课费。

    因为张青云名气大,这些钱他那几年没少挣。

    有一天市委办公室的顾主任打电话,说明天下午要张青云到市委办公室,给市委机关的干部辅导辅导,在家的市委领导也参加。顾主任张青云认识,经常到党校来。

    张青云说:“我的大主任,那么大的领导,看着我就害怕,你还是饶了我吧,另请高明,我对付别人还可以,见这些大领导,我怕腿软!”

    “你个臭小子,少跟我扯淡!党校这些教师,我几乎全认识,就看中你了,你要是不答应,小心我哪一天狠狠心,把你借调到市委办写材料,累你个臭死,看你还自在不自在!”顾主任半真半假地和他开玩笑。

    张青云看看推辞不掉,只好精心准备了一下,谁料想这一次他跳进了市委书记王天成的视野,命运从此得到彻底的改变,成了东州这个省会城市市委书记的秘书。

    讲座是下午三点半进行的,下午三点十分,市委办的小车就把张青云送到了市委办公楼下。车离办公楼还有十几米,张青云就看见顾主任已经等在那里了。这个顾主任,真不愧是老官场,会做面子活。

    但不管怎样,人家一个大主任,马上要升市委常委、秘书长了,副厅级干部,能够等自己这个小教师,给的面子也够大的了。

    张青云忙下车,说:“顾主任,怎么敢劳您大驾,等我这个小百姓,折杀人不是!”顾主任哈哈一笑,说:“你是大才子,我这个主任,也就是大办事员,是为大家服务的,能为老弟服务一次,也是我分内的事!”

    说着两个人就往市委大会议室走。边走顾主任边告诉张青云,市委王天成书记也要参加今天的学习辅导,此外还有在家的两个副书记、宣传部长、组织部长等。

    张青云在党校见的官也不算少了,但第一次给这么多领导讲课,心里忍不住还是有些紧张。但事已至此,想后退也不可能了,索性豁出去,放开了讲。

    大会议室在三楼,顾主任说:“人还没到齐,我们先到小会议室休息十分钟,然后再去。”

    服务员连忙给顾主任和张青云一人倒了一杯茶,先后就出去了。张青云看市委办的服务员比东州宾馆大堂里的服务员长得还好,就跟顾主任开玩笑说:“强将手下无弱兵!顾主任,别的不说,就说你手下的服务员,你咋挑的啊,长得这么好,把东州宾馆的都比下去了!”

    顾主任说:“那当然,在这里服务的都是大领导,长得不好怎么能拿得出手!”

    张青云说:“可惜我不是个女的,长得也不好,看来这辈子没有进市委办的命了!”

    顾主任说:“你真这么想啊,这里哪有党校自在,有假期,又自由,想干什么干什么!你要是真想来,看上哪个位子了,随你挑!”

    张青云说:“算了算了,我不是当官的材料,好自由,不爱受约束,还是当老师合适!”

    闲扯了一会儿,看时间快到了,顾主任陪着张青云就走进了会议室。台上有两个座位,一个是主持人的,一个就是讲课老师张青云的。

    首先由顾主任主持,他喝了一口水,清了清嗓子说:“今天我们很荣幸地请到东州市委党校的教师张青云同志,来为大家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辅导。张老师是党校的政治老师,对国际国内政治和经济都很有研究,在许多刊物上发表了自己的论文,他的课很精彩,希望大家注意听讲。下面请张老师给大家上课,大家鼓掌欢迎!”

    顾主任讲话的时候,张青云用眼睛扫视了一下会场,在第一排正中的位置,他一眼就认出了王天成。

    王天成是几个月前刚刚被任命为东州市委书记的,此前是清河省的常务副省长、省委常委。在整个清河省,他都是有争议的人物。作为副省长,他的光辉形象经常出现在电视和报纸上,张青云不可能不注意他、研究他。

    对于王天成,张青云关注他好多年了,清河省就这么大,就出了那么些大人物。而像王天成这样,争议比较大、民间说什么的都有的却很少见。

    王天成是本省平原市东方县张槽乡王家村人,早年丧父,母亲守寡,怕再嫁人孩子跟着受气,就带着他和一个弟弟、一个妹妹艰难度日。到底他当时有多穷,张青云从在党校工作的同事那儿打听到,说从小王天成就没有穿过多少鞋,大冬天里,还经常看他赤着脚。最经典的说法是,他考上省里的一所大学要去上学时,因为家里一分钱也没有,没办法,王天成到了村支书家,借了三十斤红薯片子,算上学的粮食。村支书又给他拿了几块钱做路费,那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的事。

    大学没上完“文革”开始了,王天成学的是矿山机械,就被分到清河省西部一个国家大型煤矿,做了技术员。虽然煤矿也搞什么“抓革命,促生产”但毕竟全国人民都要吃饭,都要烧煤,所以煤矿的生产不能停。在煤矿,王天成一步一步,从技术员、矿办秘书、宣传干事做到了车间主任、副矿长、矿长,等大批知识分子得到重用的时候,他做了国家大型企业清煤集团的党委书记兼总经理,手下有几万员工。

    在清煤集团,他推行了几项改革,比如减员增效、剥离不良资产,下放学校医院,进行技术革新,使清煤集团的效益在全国同行业都进入了前三位。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人大代表。但他的改革也必然触犯了许多人的利益,得罪了不少人,甚至有人扬言要杀了他,和他同归于尽。

    社会上对他的传言也不少,说他从改革中得到了多少多少利益,手里有多少多少钱,并且乱搞男女关系。

    他当了三年的集团老总和党委书记,成绩有目共睹,但因为社会上传言太多,煤炭系统许多领导对他有看法,几次提拔,都研究来研究去,没有了下文。

    当时的清河省省委书记叫刘震天,是老红军出身“文革”前做过国务院一个部的部长“文革”中靠边站了,被下放到了清煤集团下面的一个煤矿劳动,虽然和王天成不认识,没打过交道,但知道王天成是技术员出身,不是造反派,搞管理确实有一套,清河省要做大工业规模,确实需要这样懂经济、会管理的人才。

    刘震天打听到煤炭行业不用王天成,就找到部长,把王天成要了回来,任命为清河省最大的工业城市西平市的市长。西平市本来工业基础就好,煤炭、石油、化工、机械在全国都排得上名次。王天成到了那里,更是如虎添翼。他在西平市大面积进行了国有企业改制,大力发展民营企业,积极推动企业上市,发展多元化,最高峰的时候,整个清河省的全国名牌产品大部分出自西平市,整个西平市的工业总产值占到了全省的一半,经济总量超过省会东州市,成为整个清河省的第一经济强市。

    因为政绩实在突出,在省委书记刘震天的一再关照下,王天成做了省委常委、西平市委书记,直到最后到了省里,做了常务副省长。

    当然,王天成因为敢想敢干,一向是别人议论的中心。比如他当西平市委书记时,为了保护当地的民营经济发展,规范几个“大盖帽”的乱收费,曾经出台了一条著名的规定,要求全市所有的“大盖帽”像工商、税务、卫生、监察、城管执法等等一律放假半年,不准上街罚款,都呆在办公室,谁上街处理谁,甚至开除公职。这招虽然用得绝了点,但一段时间内,还确实管用“大盖帽”们不敢随便上街罚款掀摊子了,街道上虽然乱了点,但民营经济确实发展很快。老百姓再也不怕这些“大盖帽”们了。以往老百姓纷纷议论,说这些“大盖帽”利用职权没少欺负人,对外地客商,有“关门打狗”的说法。就是先把你引进来,然后再想办法刁难你,让外地客商“穿着西装进来,穿着裤衩出去”

    也有人说王天成的做法有些矫枉过正,有人说他是疯子,特别霸道,认准的事情八匹马也拉不回,告状信也不少。当时刘震天书记也退了,没人给他说话,他只好回到省里,做了副省长,后来又熬成了常务副省长。

    过了三年,东州的市委书记又出现了空缺,派谁做书记,省里又议论开了。最后还是当时的云石书记一锤定音。

    他说,派王天成去,虽然有争议,但共产党的干部,有争议的不一定不是好干部,因为他干事,必然要得罪人。干的事越多,得罪的人就越多。有些同志倒是没有争议,但也没干出特别突出的政绩。东州是省会城市,关系盘根错节,谁做都难,这个市委书记可能是最难当的,上面婆婆一大堆,得罪了哪个都没有好果子吃!当然是要能当好的,能干事会干事的。要混,也容易。而那样,我们这一届省委班子,就太对不起东州人民了,更对不起全省人民。连一个省会都发展不好,我们还有什么脸面提发展全省经济,建设和谐社会!

    不客气地说,相对别的省会城市,我们东州落后了,经济上不去,交通混乱,城市破烂不堪,外地人到东州,这样形容,说下了飞机以为到了非洲,到了市区边缘以为到了县城,再往里开半小时的车,像到了一个地级市,开到清河大道才知道这是到了省城。甚至有人开玩笑地说,东州是全国最大的县级市!这种面貌再不改变,我们还怎么向全省人民交代?

    就这样,王天成才出任东州市委的新书记,当然,他还是省委常委。

    以前虽然王天成也去过市委党校,但都是校长和副校长陪同,像张青云这样的小教师,是没有机会接触这样的大官的。这样近距离地看王天成,对于张青云,还是第一次。

    王天成个子不高,也就是一米七多一点的样子,在电视上,张青云见过他多次,戴一副眼镜,文质彬彬的,但脸上的两道剑眉和下面一双不怒而威的眼睛,透露出主人心里的冲天豪气。两个人的眼光一对视,张青云微微点点头,算无声地打了招呼。他感到,王天成在打量自己,表情相当友善,看张青云冲他点头,王天成也点了点头,算表示了对知识分子的尊重。

    多年当领导,王天成知道,这些知识分子中,藏龙卧虎,别看现在是个小教师,只要有机会,他们很快就会一飞冲天,人啊,谁也不知道会混到哪一步。比如自己,当年连饭都吃不饱,最大的理想是有个工作,挣点钱,养活母亲和弟弟妹妹,做个车间主任什么的,至于当矿长,压根就没想到。更别说当市长、书记、副省长了。

    知识分子好面子,需要尊重,你不尊重他,就是用他,他也不会死心塌地地给你拉套。美国的五星上将麦克阿瑟有句名言:“奴才好用没有用,人才有用不好用!”当大领导的,光有眼光不行,发现了人才,还要善于使用人才。所以,五十四岁的王天成不放弃任何一个可以认识人才的机会,这次学习也一样。

    市委机关学习,本来作为市委书记,他不用参加。书记日理万机,每天那么多事等着处理,这样的学习他不参加,谁也不会说什么。但上午顾主任给他汇报时,说请了一个党校的青年教师,下午给大家上个辅导课,看书记有没有时间,参加不参加学习。

    王天成好奇,说:“为什么请了一个讲师,党校不是有七八个教授副教授吗?”

    顾主任说:“按理是应该请个教授副教授的来,但每年送市直机关的科级干部培训,我去了无数次了,他们许多老师讲的课,我都听过了,没什么新意,基本上是照本宣科,听得我都想打瞌睡。而张青云这小子不一样,你别看他年轻,但知识面广,头脑灵活,善于思考问题,对许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在党校讲课是出了名的。这小子有点个性,谁的账也不买,光顾闷头读书了,也不急于混职称,再说了,

    书记你也知道,现在的职称论资排辈,年轻的就是有水平也上不去。”

    王天成看了顾主任一眼,说:“这样有个性的人,我倒要见识见识,下午我去听课,看他真有东西还是假有东西!”

    讲课开始后,张青云只用了几分钟,就进入了状态。

    为了显示自己的才华,他特意不看自己准备的稿子,完全凭记忆,任意发挥。他讲课时一直环视下面的每一双眼睛,和大家做着交流。他的课从什么是市场经济,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有什么特点,我国目前的市场经济还有哪些不完善的地方几个方面入手,深入浅出,通过大量鲜活的事例,说明问题。

    讲到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有什么好处时,张青云说:“为什么要搞市场经济?因为现在全世界所有的发达国家,搞的都是市场经济,事实证明,搞计划经济不行。不管哪一种社会制度,归根结底,要能够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要,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像前苏联,老百姓连面包都吃不饱,还谈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结果一夜之间,就垮台了。市场经济为什么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是因为它在满足每个人私利的同时,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增进了社会财富的迅速增长,让这个蛋糕越做越大。比如你是生产牛奶的,我是生产面包的。为了发财,你要生产最好的牛奶,这样才有销路;而我是生产面包的,我为了自己发财,也要生产最好的面包。做牛奶是你最擅长的事,而做面包是我最擅长的事。通过交换,你吃上了最好的面包,我喝上了最好的牛奶,我们干的是自己最喜欢的工作,我们很有成就感,不知不觉中就发了财,这就是市场的好处,交换的好处,可以让各种生产要素在全球自由地流动,以最少的投入、最低廉的价格,提供质量最好的产品!

    “当然,市场经济也不是万能的,比如再好的市场经济也不可能监督到每一个人,不可能给每一个炸油条的摊子派一个警察盯着,让他不用泔水油,不放洗衣粉,那样社会成本太高,所以才出现了好的市场经济和不好的市场经济。凡是市场经济比较完善的地方,都是在宗教比较发达的地方,像美国、欧洲,因为没有人监督的地方,还有个无处不在的上帝,在天国里看着每一个人,这是学术界最新的观点!”

    张青云的讲课结束后,他看到许多人对他投来佩服的目光。王天成特意站起来,和他握了握手,问了他是哪个学校毕业的,年龄多大。

    张青云如实回答了,顾主任在一旁,知道王天成对张青云有了点意思。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