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一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级领导满意,想着这个厅长够哥们儿,够意思,欠了人家这么多的人情,到关键时候,比如这样的关键时候,想见部长而不得的时候,平时的关系就非常起作用了。

    平时关系处得好的,人家就真心为你出力,找领导接洽,安排时间、地点,安排会见时要谈的内容,安排有关部门准备材料,人家这时候简直成了你的没在编的员工了,一切不用你出面、操心,就为你安排妥当了,想见的领导见了,该谈的内容谈了,你的差事交了,那多有面子啊!

    而平时关系处得不好的,你就等着瞧吧,人家立即给你摆出一副公事公办的样子。问部长有时间没有?人家说没有,在开会、在出国、在参加外事活动,或者身体不好住院了,随便找个借口搪塞一下,就把你吓出一身冷汗。

    因为他拖得起,你拖不起啊,省长的时间都是万分宝贵的,人家别的部门都可以安排妥当,就差你了,你还有什么脸面啊!

    所以这大领导身边的人你是千万不能得罪的,还是老话说得好:“阎王好见,小鬼难缠!”得罪了这些人,你想随时见大领导,门儿也没有。

    同住在一个宾馆里,当领导们和领导们谈事情的时候,张青云就和那些厅长、局长的秘书们在一起聊天、吹牛,听他们讲这些千奇百怪的事情。领导们辛苦,这些秘书们更辛苦,事情办好了吧,自己的老板就高兴,对下属就会好一点;事情办得不顺利,领导的心情不好,脸色就会变得特别难看,首先遭殃的就是身边这些秘书。领导就会怪你平日里不会做事,忙忙,忙得再很,也是瞎忙,该忙的没忙好,没忙到点子上。他是领导,每天有那么多重要的事情要做,你秘书是干什么吃的啊,就是为了让你弥补这些领导容易疏漏的地方的,知道吗?!

    每到年底,几乎所有的厅长、局长,副省长、省长,省委副书记、书记,都要到北京跑一遍,有的还需要跑几遍,搞得从清河到北京的机票这一段特别紧张,不打折不说,还特别不好买。因为各班飞机提前都为各位领导的出行留够了机票,只有他们不用了,才对外出售。

    张青云上飞机时,看到飞机前面十几排,不是这厅长就是那局长的,还有他们的随员,包括办公室主任、秘书、司机,浩浩荡荡,像搬家一样。机票再贵也没关系,反正都是公款,都可以报销。中国的事情就这样,再穷也不能穷领导,大小当个官,胜似卖纸烟。这是张青云老爹经常挂在嘴边的话。

    张青云想想真对,就像这坐飞机吧,别的厅长、局长的就不说了,想带几个人就带几个人,想住多高级的宾馆就住多高级的宾馆,没人管得了的。

    就拿自己这个省长秘书来说吧,跟着王天成,想出门,打个电话,机票就送到了;到了财务那儿,想借多少钱就借多少钱,找秘书长签个字就行了。吃什么喝什么玩什么,只要有合法的发票,就都可以报销。就是有点小问题,财务也不敢问。因为给领导办事,都紧急,哪有完全正规的。

    坐飞机吧,人家都坐好了,省长才上去,坐到最前面的头等舱。空姐知道是大官上来了,殷勤备至,端茶倒水,拿毛巾放布帘,把领导和普通乘客分开,营造一个安静温馨的空间。空姐一会儿跑一趟,问这问那,生怕哪一点没做好。这就是权力、官位带来的隐性好处,得到其他任何东西带不来的尊荣。这种人上人的感觉,真让人提气!

    那么一大帮子人往北京跑,一切都安排妥当了,该见的部长也都见到了,有什么具体的作用吗?张青云想想,有的确实有点用,有的根本就是搞的形式主义,屁用没有,钱一分也没有要到,甚至连口头的承诺也没有一个,可能人家部长见这个也见多了,烦了,随便应付应付算了。

    最好玩的是见某部长,厅长们都联系好了,才通知张青云告诉王天成,几点几点在某某宾馆会议室见面。

    张青云一边通知驻京办龙主任迅速准备车子,一边帮王天成拿有关厅局准备的稿子,让王天成熟悉熟悉,不然到时候不知道讲什么。

    王天成看了十分钟,开始换衣服,张青云又通知袁保山陪同省长一起去。三个人慌慌张张地赶到指定的宾馆时,看到马厅长已经带着一帮人等在门口了。迎接到王天成,大家一起就坐电梯上了楼。

    到了会议室门口,部长和办公厅主任迎了上来,双方握了一下手,互相寒暄了一番,就一起走进了会议室。张青云看看没有自己什么事,就和马厅长的秘书小钱坐在会议室外面的沙发上等。张青云和小钱认识,就问小钱:“兄弟,辛苦了啊!快忙完了吧?”

    小钱比张青云小几岁,看着张青云打了一个大大的哈欠说:“张秘书,你不知道,昨天晚上为了准备汇报材料,我一夜没睡觉,天明了还往计划财务处打电话,核实几个数字,生怕领导汇报时数字错了,不准确,闹了笑话。说好了汇报半小时,我就准备了三千多字的材料,简直累死了。”

    张青云说:“你傻了不是兄弟,哪能这么当真啊!这些大领导谈话,哪里用得着讲话材料,他们就像我们哥俩一样,随便聊几句就算了,关键就是那个形式,形式到了,有那一道,就行了。我敢保证,你准备的材料他们看都不会看,就是看了,生命也就是十分钟,你却搭上一夜的时间,不划算不划算!”

    小钱看着他说:“老兄,我不是不知道,但领导叫做,不这样做不行啊!咱当秘书的,有什么办法!你是可以超脱一些,一些事情可以交给下面的厅局去做,而我就不行了。”

    二人正小声地说着,门一开,省长和部长都走出来了,张青云看了看表,仅仅用了二十分钟,不出自己所料,他们又简单地会谈完了。

    握握手,随便唠上两句嗑,就算拜见完一个,每年都这样,形式的意义大于内容,这就是“跑部”的过程、意义。张青云觉得,这也是一种浪费,浪费时间、金钱和宝贵的生命,说明了一个问题,大规则不透明,经常出现能闹腾的孩子有糖吃,不闹腾的后来也看不下去了,也学会来闹了,结果大家都瞎折腾,都没有糖吃。发糖的也烦,闹腾的也累,大家都落不了什么好!

    在北京“跑部”一星期,张青云总结了一下,王天成这一次最大的收获就是会见了国家开发银行的领导,达成了一个大的意向。国家开发银行的领导初步承诺,今后五年要向清河省提供两千亿元的资金支持,用于全省的工业新区的建设和大中型企业改造。这是清河省一件激动人心的大事,是王天成上任以来的又一个大手笔,值得宣传部门大书特书一番。

    秘书长袁保山特意安排清河省电视台和清河日报社,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让广大群众都知道这个大好消息,鼓足干劲,加快发展,以优异成绩迎接清河省第n次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张青云看着他晃着秃头,不停地忙前忙后的,这么大年纪了,真是不容易。想想人代会一召开,他的秘书长就干不成了,或许到了省政协做个副主席什么的,也算是升了副省级,终于可以歇歇了,也算不亏。

    从北京回到省城,张青云还是先在范小玉那里过了一夜,把身上憋的情欲在范小玉肚皮上尽情地发泄完,才回了党校的家里,看郑丽丽和儿子张方圆。

    郑丽丽住院的时候,正赶上省里开党代会,王天成的日程都安排得满满的,几点几点干什么,接见谁,都需要张青云具体安排。有什么变动了,也需要他亲自协调。整整一个星期,把张青云累得简直是够呛。

    公事不能误,自然没时间去陪妻子住院。好在提前给马副厅长打了招呼,医院那边知道这是领导的亲属,自然格外关照。病房住最好的,专家找最棒的,护士找责任心最强的,把郑丽丽像大少奶奶一样的伺候着,这让郑丽丽感到心里很受用。女人家,几乎没有几个不好虚荣的,看到自己如今沾了老公的光,实现真正的夫贵妻荣了,郑丽丽很为自己当初选择张青云而自豪,有事没事,就和自己的娘家妈夸张青云多么多么有才华,多么多么敬业。直夸得伺候她的小护士羡慕得不得了,恨不得也立即找这样的男人嫁出去,一口一个“郑姐”叫着,要她传授经验,怎么样才能泡到有出息的男人。

    这一句话还真把郑丽丽问住了,她哪知道这个啊,当初她嫁张青云的时候,双方都是穷学生刚毕业,都是二十三四岁,老大不小了,看看别人都成双成对了,心里也是寂寞得不得了。特别是周末没事情的时候,也需要有个人陪陪自己,看看电影,说说话,当然也上床。那时候她知道,张青云最馋和自己睡觉了,到了晚上,想方设法把她骗到党校的那个单身小屋子里,脱光她的衣服一遍又一遍地看,看了抚摩,抚摩了就兴奋,就要干,反正每天都折腾,没见什么事情有这个吸引他。

    当初也没有看出来张青云有任何发达的迹象,这个书呆子,平日里和谁也不来往,领导家里也从来没见他去过。人家见了单位的领导,都诚惶诚恐的,赔不完的小心。平常往领导家里经常跑跑,送点东西,帮助干点小活,感情经常联络着,领导也就时时记着你了,到了提拔的时候,就会为你考虑考虑。

    而张青云呢,除了看书还是看书,让他买点东西送到领导家去,他说那多丢人啊!像个孙子似的,拉不下这张脸。不去就不去吧,你见了领导最起码表面上要装得谦虚点啊,人家领导的头昂得高高的,眼睛好像长到了脑门上,所有的人见了都低三下四的,不住地讨好献媚,别人都有这个眼色,都可以做得出来,你就是看不惯也得忍着不是,谁让人家是领导,你是个小兵,人家有牛的资本,该熊头!

    可张青云是个愣头青,本来走得好好的,挺正常的,一看领导这个样子,心里就气不打一处来,书呆子气又犯了,头立即昂起来,比领导的还高;领导的眼睛此时长在了脑门上,他张青云的眼睛此时就是长在了脑袋顶上,他比领导还牛!

    领导一看他那个样子,鼻子全气歪了,脸立即铁青,严肃得吓人,头扭到一边,看都不看他一眼。

    张青云一看领导这样对待自己,也针锋相对,立即把脸扭到另一边,他比领导还牛!因为这,他在党校呆了十年,没一任领导喜欢他,没人为他特别说过一句话。在领导眼里,他张青云是个狂人,是疯子,不可理喻,让他自生自灭好了。

    领导这样看张青云,同事们嘲笑张青云,害得郑丽丽出去和邻居聊天,那些舌头长的女人就话里有话地损张青云,说他傻,迂腐,一辈子也不会有什么出息,不如她们的老公,不是这主任就是那科长的,有车开,有发票可以报销,风光得不得了。

    女人啊就是爱攀比,郑丽丽越想越生气,回到家里,故意找茬儿,和张青云生气,故意把那些长舌妇说过的话重复一遍,气张青云。

    每到这时候,就看到张青云满脸铁青,一句话也不说,关上门就走出去了。不用问郑丽丽也知道,他是到清河边散步去了,他只要心里不痛快的时候,就会走出去,在河边一个人静静地走来走去。

    刚开始时郑丽丽不放心,看他出去一个多小时了,还不回来,就怕他想不开,投了清河,寻了短见。每年总有几个人投清河的,郑丽丽就悄悄带着儿子张方圆去找他。在他不注意的地方,远远地看着他。

    看张青云晃来晃去,又晃了半个小时,头抬起来,看着天空或者远方,双手叉在腰间,又恢复了以往轻狂的样子,郑丽丽就知道他的气又消了,就拍了儿子一下,让他叫爸爸回家。

    儿子的出现让张青云仿佛又从梦想回到了现实,他抱起儿子,在他的小额头上狠狠地亲着,还是一句话不说,默默地往家走。

    郑丽丽每到这个时候就特别聪明,不再火上浇油,默默地伺候孩子早早睡觉。晚上睡觉的时候,故意穿上最性感的内衣,勾引张青云,张青云这时候也顾不得烦恼了,趴在自己女人的肚子上,一通发泄,排解了心中的无穷苦闷。

    郑丽丽看他脸色好看了,心里舒服了,才敢问他为什么那么喜欢在河边散步。

    张青云说:“你不懂,你看过邓小平的传记吗,他在‘文革’那一段最痛苦的时候,下放江西省新建县,每天就是背着手,一个人围着自己的小楼,转来转去,他是在排解心中的苦闷,思考人生的终极意义。我是个小人物,自然不能和邓公相比,但位卑未敢忘忧国,我虽然是个草民,但我有自己的抱负,我就不相信,我张青云会混得不如赖春红那个王八蛋!雄才自古多磨难,别人的嘲笑不算什么,只能让我更坚强,让我体会到人性的丑陋、世态的炎凉。早看懂了这些,心里就淡定了、从容了,就不会那么天真了。这个世界是非常现实和残酷的,这就是生活教会我的,只有自己能够拯救自己,想靠别人,就要付出尊严的代价,这是非常公平的。”

    郑丽丽绝对没想到,就是从那时候起,张青云的心理承受能力一天天变得强大起来,一切都可以拿得起放得下,不再是个患得患失的小男人,而是胸怀博大、眼光高远的奇男子,这样的男人,命运注定要给他机会,他是上帝的宠儿,无论怎样是埋没不了的。他的能量积聚到一定的程度,不管有人帮还是没人帮,他都一样会出人头地,没有人帮,他就自己打天下,他有这个实力。

    郑丽丽住院的时候,张青云只能抽空去医院坐一会儿,陪陪她。每次去的时候,张青云不是买束鲜花就是买点新鲜的水果,让郑丽丽觉得心里很满足。特别是鲜花,张青云挑的不论是造型还是花朵的搭配,都很得体,摆在床头,很是协调,连医院的护士都向郑丽丽夸张青云有眼光、有品位。

    郑丽丽觉得自己的老公现在真是出息了,官越做越大不说,还学会浪漫了,看来进步不小。自己一天天人老珠黄了,自己的老公却越来越风光,和自己做ài的时候是一天比一天少,说不定外面早就有女人了,现在的男人,有点本事的,谁不是家里红旗不倒,外面彩旗飘飘啊!

    彩旗飘就飘吧,只要他不提出离婚,不和外面的女人生孩子,自己就是名正言顺的正宫,外面的女人再多,也是小老婆。年轻时没看出张青云有这么发达的一天,对他也就没有多少客气,该损没少损,双方心里都有不少伤痕,有些还相当难以愈合。就是为了孩子,双方才凑合着过着,维持着名存实亡的婚姻。

    郑丽丽想想还真是没办法,自己的男人发达了,自己也老了,不好看了,现在又成了没有子宫的女人,别说和别的年轻漂亮的女人没办法比,就是自己和自己比,和二十多岁的时候那可是差得太远了。那时候身材曲线玲珑,皮肤细腻,一掐能掐出水来,女人味十足。那时候张青云最迷自己的身子了,每次洗完澡,自己站在梳妆镜前整理自己的头发,张青云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看了一遍又一遍,看了又摸,摸着又看,就没见他厌烦过。

    而现在,有时候一个星期还不见他的影子;出差回来了,到家里睡一夜,都是装死狗,动都懒得动;自己洗完澡,就是再整理头发,也不见他再多看一眼。推推他,他说睡吧,累死了,连话都懒得说一句。你说这还算什么两口子啊!

    有时候郑丽丽想想,心里也气,气自己是个女人,说老就老了,还没有思想准备,就从一朵花变成豆腐渣了。现在自己照照镜子,屁股也臃肿了,皮肤也粗糙了,腰更是没法说,虽然还不像水桶,但也差不多了。穿什么衣服都不好看,没身段,该鼓的是还鼓着,但该凹的地方却怎么也凹不下去了,浑身圆嘟嘟的,就像一个大###,也难怪自己的老公嫌弃自己,说实话,连自己现在都嫌弃自己。

    老天真是太不公平,干吗让女人生孩子啊!男人他舒服够了,抬起屁股就睡觉了,连卫生都不用清理。而女人呢,擦啊洗啊,收拾半天,才得睡觉,一不小心,就怀上了,不是流产就是打胎,受不够的罪。就是到了年龄,孩子生了下来,那也是脱层皮,到鬼门关里走了一遭,那个疼啊,没有经历过的男人从来体会不到,以为简单得很,像上厕所似的,一会儿就拉出来了。

    郑丽丽觉得,下一辈子,自己最好能够做回男人,说什么也不想做女人了,太累,太难,老得也太快,三四十岁,就老相了。不像男人,五十岁了看着像三十多岁似的,还可以找十七八岁的女孩子做情人,你说这有一点公平劲吗?

    自己的老公现在是春风得意,越来越潇洒了,看他那个细心的劲,从来不会的浪漫都学会了,说明现在他本事不小了,说不定哪一天就和自己说拜拜了,得敲打敲打他。

    想到这儿,郑丽丽就话里有话地问张青云:“青云,还记得吗?谈恋爱时也没见你这么细心过,从来没送过这么好看的花给我啊,你是跟谁学的,会浪漫了?”

    张青云一听就明白了,她是讽刺自己,话里有埋伏,就话锋一转,向郑丽丽解释说:“你提那时候,那时候一个月挣多少钱啊,就那几个死工资,除去请你吃饭看电影的,买点日常用品,就所剩无几了,谁还有心思去浪漫!我敢保证,那时候我要是花一百块钱给你买束鲜花,你一准会骂我,买菜够吃一个月的了,花那个冤枉钱!这浪漫啊是有条件的,谁不想浪漫啊,得有那个经济基础不是,肚子都吃不饱,连个窝都没有,谁有心情浪漫啊?”

    郑丽丽看他说的也靠谱,就点了点头,正好自己的娘家妈洗东西回来了,就不好再说下去。医院里有自己的岳母照顾郑丽丽,家里有自己的母亲照顾儿子张方圆,张青云对自己的安排很满意,所以工作丝毫也没有耽误。

    看看郑丽丽的伤口愈合得也差不多了,她自己在医院里也住烦了,就要求出院。医生检查过也觉得出院没什么问题了,就同意了。张青云就让王志远开车,把郑丽丽接了回去。

    王志远还是很够意思,知道郑丽丽住院了,特意派他老婆苗红到医院看了郑丽丽,临走时趁郑丽丽不注意,塞了一个信封在枕头下面,走后才打电话,告诉郑丽丽。

    郑丽丽就打电话问张青云怎么办。张青云说:“能怎么办,现在就退回去肯定不好,两家人一向关系不错,那样就显得生分了。但咱也不能赚人家的便宜,等他们的闺女过生日的时候,你去一趟,打个大大的红包,再送个大蛋糕,把人情还回去就得了。”

    把郑丽丽接到家里,张青云就知道,自己的母亲该回乡下去了。一套房子里住两个老人,一个是自己的母亲,一个是自己的岳母,不方便,时间长了容易闹矛盾。伺候郑丽丽,还是她亲生母亲有担待,爱咋整咋整,想说啥就说啥,不用考虑太多。

    而自己的母亲本来就不喜欢呆在城里,她在乡下自由惯了,吃完饭可以在村子里到处转转,所有的人都认识,和这个说两句,和那个聊一会儿,一天就对付过去了。在城里呆,孙子上学去了,家里就剩她一个人,看电视也没意思,到院子里转,她这个乡下老太太,别人也不认识她,和她也没话聊。对于她,在城里呆,就像住监狱。

    张青云理解她的心情。就像自己已经完全不适应乡下的生活一样,自己的老母亲也不适应城里的生活,人啊,你是属于哪片土地上的,就得在那里活着,离开了你就感到不自在。就像鱼,小鱼就不能生活在大海里,浪太大,也活不好。而鲸鱼呢,也到不了小河沟,就是到了海滩上,搁了浅,也活不了。谁该在哪儿活都是命中注定的,没办法。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