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六章和解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宝玉这等姑爷。自然顺从宝玉的心思,而那些嫫嫫更是听说了宝玉那次对李嫫嫫的“恶行”自问天气寒冷,不想去洗个冷水澡。也乖乖听话。

    宝玉手中提了一盏玉华琉璃灯走在前面,两人一前走出很远,还在无声的沉默着,谁也不知道该不该说话,谁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尽管都不约而同的放慢了脚步,潇湘馆的灯光还是隐隐在前方透了出来。

    黛玉此时心中又急又气,好容易两人有了这么一个单独相处的机会,却只得巴巴的看着它付诸东流水!宝玉心里也不甘,正想觅个借口,谁知后面黛玉忽然“哎呀”一声,忙回身过去,关切问道:

    “怎么拉。”

    说着便伸手去扶,待得两人肌肤相触,个中滋味自是难以尽述,相拉良久,两人这时心中才一动:

    “是了,我怎的就这样去拉了,不知她是否会觉得自己唐突?”

    岂知黛玉却是垂着头,任他将自己玉手抓住,良久才以细若蚊鸣的声音道:

    “我方才似乎掉了什么东西”

    这等拙劣得明明白白的借口,宝玉却丝毫没有揭穿的意思,心里却是没来由的一阵欣喜,拉着她的手紧了一紧道:

    “好,不如我们转回去寻寻?”

    黛玉的一只玉手被紧紧抓住,感受着由身旁男子手心中传来的热度,顿时一阵说不出来的脸热心跳,深心之中似乎在畏惧着什么,又似乎在隐隐约约的期盼着什么。

    白石砌就的小道在黑暗里模糊的蔓延着,两人手牵着手并肩而行,步伐放得极慢极缓,黑暗里似乎潜伏着什么令人心跳耳热的东西,虽然走的还是片刻前的路,行路的还是片刻前的人,但是无论是心境,气氛,都完全变了样。

    ---这一刻,宝玉忽然想到宝钗在自己耳边那低声而迷离的喘息,还有那一截被月光涂抹过的粉颈。他的目光忽然迷离,手一用力,便将来不及惊呼的黛玉拉入了自己的怀中。

    微明的黑里,黛玉绝美的面颊在宝玉眼里现身的只是轮廓,他深深的感觉到黛玉细小皓碗传来微弱但足以令自己震颤的力量。他的眼神凝在那柔美羞涩的侧靥上-----离不开,且带着赞羡。

    于是他用行动来表示自己想说的话。

    ---宝玉吻了上去。

    ---这一吻炽热而温柔。深情而专注。

    黛玉微细的喘息着,被吻的地方因为幸福喜悦而绯红。她反手搂着宝玉的脖子,微微仰起了脸。多日来的隔阂与怨气,都在这爱情的长久交融下流失而去。

    。。

    次日上午,宝玉念起许久都未去给贾母与王夫人请安了,命袭人随在自己身旁,寻了两样精致玩物----一只玛瑙黛红睡狮,一领舶来的骆驼绒黑围脖径自到上院去请安。

    两人见宝玉来了,自是欢快,待袭人将礼物呈上,更是老怀大慰,王夫人得的那只玛瑙狮子通体晶莹可爱,一见便知乃是稀世罕物,这倒还罢了----贾母那领围巾却是来自于海外,实乃有价无市的珍品,老年人家看中的最是实用性,围上一试,果然暖和非常,笑得没口子的称赞宝玉有孝心。

    宝琴乃是深得贾母欢心之人,一入府便被王夫人收作干女子,常年随侍在侧,不曾远离。袭人自然也带了礼物予她,王夫人忽然问起这些贵重东西的来历的时候,宝玉早预备了一套说辞,不慌不忙的回说此乃有人前来求词送的。

    贾母闻说此事,忽然笑道:

    “前儿你娘家里的嫫嫫过来,说你今年夏天在秦淮河上的一个会上作了几首词,奏了几支萧曲,压倒了京里来的一位公子,很是为我们金陵长脸,可有此事?”

    宝玉一愕,未料到此事已传到了大观园中,忙将前因后果一一陈说了,又道:

    “那纳兰公子号称天下第一才子,又是大学士之子,孩儿与他后来因此结交,绝说不上什么压倒二字。”

    贾母之前不知与宝玉相争的乃是纳兰,如今闻他一五一十说来,颔首笑道:

    “这孩子做事越发老成了,以前我听人说,倒回去二十年,那明珠还有隆科多,陈阁老两人与他相抗,如今却是他一人在京中独自坐大。这样的强敌,能交则交,尽量不要与之为敌。”

    宝玉心中诧异大门不出的贾母居然能有这等见识,踏前一步躬身道:

    “是,玉儿领命了。”

    见自己的孙子如此孝心,也渐渐成熟起来,贾母心情是极好的,指着旁边亭亭玉立的宝琴笑道:

    “琴儿人如其名,一手瑶琴奏得是极好的,我们往日听得多了,今日因缘巧合,宝玉你抚萧与宝琴合奏一曲把?”

    旁边的袭人顿时变色,心里转过了一个念头:

    “琴萧相合乃有古例,向来是形容夫妻间融洽和美,贾母此举,将欲撮合二人的意思表露无疑。这等小儿女事上,贾母只要拿定主意,便是贾政王夫人也无法动摇的,但如此一来,宝钗与黛玉两人之心意,便当真是水中花镜中月了。”

    宝玉却未考虑那么多,笑道:

    “老祖宗有命,孩子自当遵从,不过我向来喜欢手制新箫,奏起来才得心应手。别有风味”

    此时凤姐等人也来了,闻说便命人在外面去削下一杆翠竹来。拣出合手的部分,现场制作。不多时,他这厢料理妥帖,下人们也在宝琴面前摆上一张通体暗红之色,看上去古拙浑朴的清雅瑶琴上来。这女子浑身上下俭约婉素,衬了一张尖尖的瓜子脸,同这瑶琴相配在一起恰巧一对,也给这金碧辉煌的大堂上平添了一抹清新的风致。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