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百零八章 运河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刘备重视牧草的最重要一个原因是为了大汉长治久安,便观中原历史,有许多次都是因为边关烽火,严重拖累国内经济,最后积重难返亡国。

    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最重要的区别就是定居,有强烈的土地情结,安土重迁,非常有利于培养国家、文明归属感。让游牧的百姓定居下来,可以使牧民更好的融入中原文明。

    至于放牧和圈养的成本问题,也很好解决。单位人口圈养比放牧所养的牲口要多很多,同样一年,别人安坐家中,圈养一年卖几百头牛羊,你千辛万苦四处奔波,才卖几十或者上百头。有了对比,放牧的百姓自然会选择更“懒”的做法(人永远追寻懒)。

    圈养还能拉动周边产业的发展,例如油厂、豆腐厂等。以前油厂出产的豆饼、豆腐厂的豆腐渣都是精饲料(马、牛等都爱吃),却因为容易霉变(腐败),只能就近处置。如果有了集中圈养,马、牛等就可以减少喂食豆子,增加豆饼比例,中间产物——油就是赚的。

    刘备相信,只要经过几代人,北方的危险将会急速降低,大汉便有更多的精力向外发展。

    要想完成这样一个重大国家战略,需要优良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商业环境,稳定的市场,还有安定的国家氛围。而以上这些,大汉都在刘备的推动下稳步发展。

    听完刘备的大略,众臣高呼“陛下英明”,诸葛亮说道:“只恐陛下心意百姓不得其中。”

    没有榜样在前,百姓也害怕改变原有的生活环境,想要推行圈养自然要少府先动手。圈养初期毕竟还要加大投入,刘备之所以向众臣解释,也是因为少府之中大家都有股份,事先不打招呼容易招惹事端。

    刘备说道:“关中以北高(陕)原(北)地广人稀,有荒漠化趋势,影响大河,少府可先于此处种植苜蓿,一则改善土地,二则蓄养战马。”

    就因为关中北方高原沙漠化,水土流失严重,造成泥沙入大河,抬高了大河河床,使得数百年后大河时常为祸。刘备不定都长安也有这方面的考虑,长安为都城,关中地区就不可避免会过度开发,水土流失加剧大河灾害。

    一些古人可能有可持续发展的想法,但他们没有成套的理论支撑,刘备每天正在搜刮脑中残留的记忆,争取在有生之年完成这套理论。

    邓芝问道:“陛下,殿下俘获甚多有十万之众,是否调入少府?”

    “拉至运河。”

    陈群说道:“陛下,各州百姓多有参与运河开挖者,若少府多用俘获,恐与民争利。”

    听到“与民争利”四个字,刘备脑中的神经本能的跳了跳,但转念一想,陈群说的还是对的。自从刘备发布运河计划,东面各州百姓都获得了实利,也显著促进了各地的经济发展,这就是有偿(钱)和无偿(钱)的区别。

    其实十万俘虏说多也多,说少也少。邓芝原本的意思是让俘虏调入少府,之后各豪强、士人甚至百姓都会很快消化这些人,但刘备不愿浪费这些劳力,劳力散起来容易,想再聚集这些人就难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