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十六章 父亲在故河口办中学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共杀一头猪,猪小货希干精贵。但过了正月,碟子菜就可以吃了,无疑那是孩子们的节日。

    往后经济条件好些,那些规矩便消失了,也没有吃碟子菜的餐了。就是诸多猪小货切上大盘子装着,想怎样吃都行。也从此少了份乡间待客的尊重气氛。

    后来,学校来了个年轻人,姓马叫客银,听去似乎与祖父兄弟了,谐音中间的客字。当然马客银不会自称长辈,与父亲,章莆叔也结了靶子拜兄弟。马客银年纪最小,叫父亲为大哥,叫章莆叔为二哥,他们三是五七中学的“开国元勋”。

    马客银住在沙口村的老一队。有个会画画的儿子,后来还跟我三姐搞过恋爱。只是他家嫌三姐腿痛,不同意。我家也因马客银的老婆是个半神经而不乐意。两厢不情愿。最终三姐的终身大事,是从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招了门女婿在家。三姐的脾气是天下少有的温和,也只有三姐不会违抗父母的心意,顺着父母的心意。这是后话!

    马客银高高瘦瘦,天生的画家,披着根黑色围巾,有些文艺气质。数学非常好,自学成才,来五七中学是当数学老师的。至于美术老师,以后若开了美术课肯定得上。他的老婆之所以被人称做半神经,是因她一天到晚啥事都不做,就跟在马客银的屁股后骂骂啼啼。人就给她取了个绰号:半神经。

    半神经长得还算娇小玲珑,是马客银的亲表妹,从小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摇窝里表亲开亲,长大了就结婚了!两人感情非常要好。但从结婚后,感情似乎不那么好了,总是争吵不断!但两人吵吵闹闹多年,也从没分开过一天,只是一个人跟在另一个人的身后,不停地嘀嘀咕咕,骂骂啼啼。不是个神经也是个半神经!照心理学上说,是喜欢过度而导致的轻微神经失常。而马客银面临他老婆的叫骂,总是一股悠然的神情,那股悠然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微笑。只是他并没有微笑,但也不恼吧。

    章莆叔个子矮胖矮胖的,目光如注,具有远见卓识,当了校长。章莆叔的老婆是天鹅村本队的,叫向芸芸,长得非常漂亮,这或许是章莆叔不去石头一中而留在故河口的原因。他的舅老弟叫向光明,跟四叔是同班同学。往后他与四叔都发生过非常相似的人生故事,这是后话。

    父亲水平低,教不了书,可社会经验丰富,办事能力强,口才好,唱过大戏,学校的文艺工作,思想工作也需要人才,于是父亲当了学校的教导主任。马客银做任课老师。这是他们三最初开垦中学时的分工。

    学校未建成之前,他们三不分昼夜地在故河口那长满了芦苇的墓地上开垦。晚上回家,还点着油灯,一商讨就是一通宵。

    母亲嫌他们点灯烧了太多油,心底不高兴。其实不是,而是担心父亲的身体熬不住。可父亲总说自己还年轻,一条命是国家给的,要还回给国家。后来,他们嫌往返耽误时间,索性就在工地搭起了窝棚,把学校当家了。

    这是我感到非常骄傲的地方。祖父带一家人从湖南益阳逃荒到故河口时,这里还是一望无际的柴山,芦苇漫天,洪水自然涨自然退,全故河口不过三四户人家。肖家一户,东头的周伯爹一户。他们共养一头牛,共制一张牛车,每天开沟挖渠,囤田开垦,村庄才一日日趋形,后来村庄人口日渐增多,就形成了我的父辈之家。

    大姑时常对我讲起他们在故河口如何谋生存的事。囤柴啊,冬天拉到集市上去卖,你父亲九岁就开始了开垦,学经营。春来打柴卖柴笋,冬天就将囤积的干柴拉去市场卖!所谓靠山吃靠水吃水,我们靠柴就吃柴。可惜你父亲十一岁师从李歌满去唱戏了,否则凭你父亲的才智经商的话,一准也是个大老板了,呵呵呵!

    大姑一说起父亲与她的童年,骄傲之感溢于言表。大姑与父亲的感情也甚为深厚,深过其他的兄弟姐妹。

    常想,这柴山的山字应该不是这样写,柴是绿色的应该与杉有关,之所以写成山,用以广大原为不可攀不可拔。可我的长辈硬是具备了愚公移山的精神,将那一望无疆的柴林,开垦成了一座景色秀美的村庄。村庄开垦之后,不断接受外来的移民,生了如此多的子孙后代,源承至今。

    到父亲这一代,村庄开垦好了,就办学呗。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