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扬威海外九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妈妈,为什么每天都是这么难吃的米饭啊?”一个小孩看着面前粗糙发黄的米饭问他的妈妈。

    小孩母亲叹了口气,没有说话。一旁,小孩的父亲看看米饭,无奈道:“因为咱们买不到新鲜的米,所以只有吃府库里的陈米了!”

    小孩把碗推开“爹爹,咱们家里不是有钱吗?你去买新鲜的米好不好?”

    小孩父亲重重的叹一口气:“孩儿,哪里还买的到新鲜米啊!就是这陈米都不知道还能吃多久!”

    小孩觉得很奇怪,问道:“爹爹,难道粮铺不卖新鲜米吗?”

    小孩父亲道:“粮铺的米早就被人抢着买光了!现在的陈米都是官府粮仓的要不是爹爹把钱压在了货物上,这时候又出不了海,咱们家,唉!咱们家至少还能吃上一段时间的新鲜米饭!”

    “行了,你给孩儿说这些他也不懂孩儿,乖,把这米饭吃了!今后,今后还不定能不能吃到这种陈米呢!”小孩母亲略带哽咽,眼泪已经顺着脸颊流了下来。

    小孩看见妈妈流泪了,连忙把推开的饭碗端到面前,大口吃了起来。

    这就是此时大唐境内无数普通家庭的真实写照。

    孙子曰: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再次伐兵,最下攻城。

    善战者无赫赫战功。

    在拥有冀州官方背景的茶商利诱下,大唐绝大部分的农民在几年前就逐渐荒弃了良田,开始种植茶树。而由于农民们是逐渐放弃稻田耕种,因此大唐府库收粮虽然一年比一年少,但是也没有引起官员们的重视。更何况农民们在改种茶树之后都用了银钱来补足应交的粮食,而银钱过手总比粮食过手得到的好处更大,因此户部的官员们不但不禁,反而暗中纵容下面的税官们在收粮时以钱代粮。与此同时,冀州官府却是暗中大批供应粮食到大唐,用以满足大唐民间的粮食需求,如此上隐下愚之下,以致李世民对此事竟然毫无所觉。几年下来,大唐新粮储备几乎等于没有,而最终在冀州对大唐备战封锁之后,大唐民间粮食立即告急。

    冀州不但在边境加强防守,而且在境内也大搞战备。大唐调兵遣将、劳民伤财而作出的动作全盘落空。大唐皇帝李世民知道,失败已经摆在面前。这几年中,李元霸一直对他步步进逼,虽没有动兵戈,可对李世民来说,进行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却比指挥千军万马厮杀更为吃力。不过,他终也明白了一件事:原来,仗可以这样打!

    内忧外患。

    李世民是一个拥有雄心壮志的人,虽然濒临绝境,可他始终没有放弃,他要努力去追求自己一统天下的梦想。哪怕,其结果是粉身碎骨,灰飞烟灭!

    天竺、大食之所以能与大唐定下攻守同盟,不过是期望大唐能在冀州搞出事端,为他们拖住冀州远洋军的后继。此时大唐已无法达到他们所要求的,等待大唐的只会是背弃。不过时势无常,这一切只是建立在三方都为自己利益着想的基础上,若是大唐不顾一切要与冀州做最后的对决,天竺和大食也必会得到当初设想中的效果,他们当会遵守盟约对冀州远洋军发起攻击。

    若三国联盟当真齐心而为,大唐也未必会输。

    两年前,冀州军部在江南郡临海的永嘉县修建了深水港,并在其地招募水军训练,该港是继东莱之后冀州的第二个军方专用港口和水军训练基地。李靖就是要在此地率领换防的部队前往新加坡。

    随着中原局势陡然紧张,李靖也加快了行进的速度。

    转眼救下红拂已经十几天了,此时红拂也知道了李靖不是捉拿她,而是救了她。回想起沿途李靖对她的细心照拂,再加上李靖这样文武双全的男儿也是红拂喜爱的类型,于是红拂对李靖也是芳心暗许。

    这一切都被暗中跟随的一个清痩老头看在眼里。而这个老头就是屈不归和红拂的师父,刺杀名家风行舟。

    风行舟从北方极寒之地来到南方,只为山河图中的一个秘密。早在西汉时期,黄金就是上流社会作为流通和支付的主要货币,而且流通中的黄金数量巨大。但是到了东汉以后,社会上流通的黄金数量却骤然减少,大量的黄金在短短的时期内突然退出流通,神秘的消失了。后世有人认为是汉代的对外贸易有逆差,许多黄金作为支付手段流到了境外;有人猜测是王莽篡权后曾将国库的大量黄金吞为己有,亡国时又将黄金秘藏以致不知去向于是在民间朝野,诸多猜测层出不穷。

    这些黄金的真正下落就隐在一幅山河图中,而风行舟的先辈就正是知晓这隐秘的人之一。正如一些人猜测,当年王莽在篡权后,屡次改币制,将民间和国库的大量黄金搜刮吞为私有。其后,王莽在预感大厦将倾之前,就将黄金以及一些贵重的皇室物件偷运至某近海小镇秘藏,为日后亡命海外留下退路。而藏宝的地点就被当时负责运送黄金的卫士头领隐在了一幅山河图中。

    至于那卫士统领是谁,他为何要费力搞出山河图,而此图的秘密为何被风家先人知晓,那山河图终又是怎样落入了皇宫之中这一切如今已无从考证。

    风行舟只知先人留下遗言,要风家后人寻得藏宝中的一块玉简,并将之祭在其牌位前。而风家后人世代遵循遗言,一心要得到山河图,寻出小镇所在,求得那藏宝的地点。

    虽然不知道那玉简上记载了什么东西,但是以武传家的风氏族人都相信那一定是与武功有关的内容。为了寻着那玉简,风家人世代四处打探山河图的下落。终在一年前,风行舟探得此图就密藏在大唐皇宫。他大喜之下就要召集散落各地的弟子们前去大唐皇宫夺图,却不料弟子还没通知齐全,大唐长孙无忌就找上门来了。

    风行舟在得知长孙无忌的来意之后,就提出了要以观看山河图、并临摹一幅作为刺杀冀州要员的代价。长孙无忌在无人可求之下只得答应了风行舟的要求。不过,长孙无忌并不认为风行舟能从中发现什么。想大唐自隋皇宫大内得到此图之后,无数能人智士耗时多年也没有看个究竟出来,那风行舟只看一下、临摹一幅有什么用?

    长孙无忌却不知,风行舟需要的只是看一下此图,就那临摹不过是一个烟雾弹而已。风家世代的长子都从族长口中知道:“那山河图就是一幅江淮地形图,上面所有的地名标注都是横平竖直,唯有沿着东南海边的一处地方,那地名标注有一些倾斜,而那地方就是藏宝之地!”

    风行舟窥得了藏宝地点,又派出弟子红拂前往冀州执行刺杀任务,之后他便独自一人悠悠闲闲地寻宝而去。而其寻宝的过程极为简单且毫无凶险,但遗憾的却是,风家先人要寻的玉简并不是风行舟期待的武功秘笈,而是一块记载着风家那位先人与大汉皇帝的一位王妃情缘过往的玉简。或许是那位风家先人觉得此物甚有意义,因此传下话要子孙们无论如何要将此玉简从宝藏中取出,祭在他的牌位之前。

  &n...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