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七章茶马古道一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在赵国西南边陲剑南道与其海外殖民地骠国之间,有一个小国家名为南诏。其国境内居住着众多的民族和部落,而由于所处地理位置和受中原先进经济的影响等因素,各民族、部落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如靠近大赵剑南道地区的部分民族已经有了封建经济的萌芽,而众多边远地区或高山地区的民族则处于奴隶制经济的发展阶段。

    南诏的统治者皮逻阁在其统一六诏及其以后的扩张中,采取了残酷的、以武力夺取各部落土地的手段,强迫各部族人民离开原来的居住地,使之完全丧失土地,尔后将土地收归南诏政权所有。

    现今南诏民众大体可划分为四类——奴隶主、奴隶、平民和部落百姓。而其中奴隶主统治奴役其它三类奴隶、平民和部落百姓。因此,从总体来说,南诏应该处于奴隶社会时期。

    南诏王皮逻阁为了加强其统治和解决奴隶劳动人手的来源,将成千上万的汉裳、施蛮、顺蛮、扑子蛮等族人民迁到滇池地区成为生产奴隶,无数的南诏民众因此家破人亡。这些南诏民众在互相迁徙中完全失去了自己的土地,并被南诏朝廷重新组织在新地区的奴隶生产之中,成为南诏农业上的主要劳动人手。但是,在这其中,也有不少民族的人民并不服从南诏王的令谕,抗令举族出逃,维护自己自由生存的权力。

    赵历华纪十四年八月。

    山峰高耸入云,邃流绝峡窜乱其间,随处皆成断崖促壁。就在这险山恶水之间,一阵清脆的马铃声悠然飘扬,一串串深深浅浅的马蹄印留在了险峭的山路上。

    一队马帮在这陡峭的山路上行进着,百十匹驮着茶叶、丝绸的马儿首尾相衔,连绵近里许。由于山路太陡峭,骑马太危险,所有人都只得下马步行。

    路,在领头山民的指引下不断地向前延伸着,历经一程又一程,似乎永远走不到尽头。就在这支队伍中,大赵太子师薛道衡喘着大气,面色潮红,他奋力踏出的每一步都是那么艰难。

    随行的近卫军将士每每要来扶持薛师,却总是被薛师赶开,他想尽自己的全力,能够独力走多远,就走多远跋涉茶马古道,可是薛师前生最大的愿望呢!

    薛师大口大口的喘着气,为了转移视线,让自己疲累的身体好受一些,他在脑子里胡乱想着。

    “想想,我的原名应该叫做瞿永生吧?自从来到这时代,将灵魂附在了十几岁的薛道衡身上,喔,不知不觉已经快五十年了!五十年呐!一个现代人来到隋唐时代,再活一次”薛师脸上浮现出笑容“这可不是谁都可以有的际遇啊!对了,还有元霸不,应该说是向书渐,他居然做了李元霸,居然做了皇帝!这些,要是有机会回去告诉柳主任、周教授”薛师忽然轻轻摇摇头,脸上的笑容逝去,唯留下一丝感伤。“嗨!怎么会想到老柳他们,难道,是我老的太厉害,只知道回忆往事了?老了,唉!人,不管在前生还是今世,都会死去只是不知道,今生我会在什么时候死去?又或是与前生一样,瞬间去了另一个时代?”薛师自嘲“呵呵,那我不是就成了妖精?穿梭时空、历史的妖精?不过”薛师面带疑惑“回头想想,这时空穿梭还真是奇妙,不知怎么就来到了隋唐时代,但这时代却又与前生历史上的大不相同,倒是和我得到的那本书上记载的差不多,但是”薛师面上更是疑惑“我那书上记载:‘公元622年,大唐赵王李元霸立国,是为大赵国,及至公元632年,又复改国号为唐’可现在已经是公元645年了,大赵依然是大赵,难道,我那书上记载的又是另一个时空?如果,真如我猜想,那么到底有多少个这样在同一历史时间发展的时空?这些时空又是因为什么而存在?难道,真如某些人的猜测,这世上真有创世神?所有这样的时空只不过是他的试验品?”

    突然之间,薛师觉得心好乱为他自己的想法而乱,也为无法了解时空、历史的奥秘而乱。

    薛师长叹,历史!

    薛道衡穷研历史几十年,此时的感觉却是:每个时空的历史就是一部又一部的典籍,每一部典籍就是一个时空的发展史,而典籍里,历史的起点都是一样,但中间和结尾却完全不同。世上每一个人在每一部典籍里都有记载,但人们在每一部典籍里的记载却又不尽相同。人们或在这一部里遗留下了泛黄,却又精彩的一页,又或在另一部里只留下了淡淡的痕迹,甚至,被时光涮洗得无影无踪,灰飞烟灭!

    就如薛师如今,他率领商队开通经南诏通往吐蕃、骠国、天竺的道路,这是他前生历史中的一条有名的古道,也是今生中大赵国与吐蕃进行政、经交流的一条重要道路。若薛师成功了,大赵与吐蕃之间的交流将会大大增加,而大赵推行的“同化”政策也将在康藏高原得到实质性的进展,如此,在这一时空的历史典籍中就将有他的精彩一页!

    但是若薛师不能成功,很可能,在那历史的典籍中就只会有淡淡的一笔“薛道衡,大赵武帝师,太子师。”

    再苦也要坚持走下去,辉煌,本就是自己创造的!

    薛师精神一振,一番胡思乱想却为自己找到了前进的动力。一时间,面前的险途阻难仿似都已不见,薛师昂首举步,步伐轻盈,恍若踏青郊游,行进在草甸间、花丛里。

    马铃儿叮咚作响,南诏王派来为天朝商队开路的山民们唱起了民族歌谣,优美的歌声在崇山峻岭间回荡。赶马的大赵民夫们也不甘落后,开口唱起了悠扬流畅的马帮曲子,歌曲时而欢快,时而忧伤。

    薛师此时行进的道路,被后人称之为茶马古道。这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初吐蕃与南诏、蜀地之间以茶易马或以马换茶为内容的“茶马互市”可以说是先...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