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68. 第 68 章 去羊城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这年头什么都是新鲜的, 大礼包的形式一出来就有不少百姓买账。

    供销社是真没有这样的,过年时拿着票都得排队抢糖抢糕点,好婆婆这边不用票, 只这点就比供销社强不少。

    虽说百姓没什么钱, 可过年又不是寻常日子,买东西那也是不看价钱的。

    这不, 等甄臻晚上数钱时,就发现促销第一天营业额就有九百块。

    熟食那边卖了三百五, 瓜子两百五,剩下三百是零食,刨去促销赠送的部分,也有一半利润了。

    甄二嫂买菜经过这边, 见她忙得不可开交,回家把饭做好就来铺子里帮她忙活了。

    店里生意好, 甄二嫂既佩服又羡慕,小姑子以前恶名在外, 谁曾想这几年变化还挺大,看这生意做的那叫一个红火

    “他小姑,过年这段时间生意真不错, 要是天天都能这样就好了。”

    甄臻笑着道, “确实不错,不过年后那一两个月应该都没啥生意,要到三四月份才能回暖了。”

    这也是甄臻前世听人说的,过年虽然生意好, 可年后有一段时间是淡季,相当于提前赚了两个月的钱,不过淡有淡的好处, 要是一年到头都这么忙活,那真能累死人。

    甄二嫂直点头,“他小姑,向阳俩口子没啥事干,我寻思着也叫他们开个铺子,就是不知道能干点什么。”

    甄臻没想到她有这心思,“向阳不是在粮站上班吗”

    “因为你二哥的事,向阳俩口子在粮站受影响,有个同事他儿子一直想调回城里,却没有工作岗位,就想把王玲给挤走。但王玲工作认真,他挑不出差错来,就给王玲编排了不少难听的罪名,闹得风风雨雨的。”

    那老不死的编排王玲跟站长有染,甄二嫂了解儿媳的为人,一个字都不信。

    王玲也因为这事去找那老不死的对峙,可是人家脸皮厚,死活不承认,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后来你二哥平反了,那同事知道你二哥又回去当校长了,想把孩子调回来当老师,就上赶着巴结。向阳俩口子觉得厂里人情关系太复杂,没什么意思,想自己开个铺子,赚多赚少都是自己的。”

    这年代有这种想法的人可不多,大家都想一份工作干到老,干个体户的多是为了生计,被逼无奈才出来的,很少有人把工作辞掉。

    “工作辞掉岂不是白白浪费了一个名额”

    “现在厂里可以转让工作,俩人加起来能卖个两千块钱,不过我和你二哥都觉得卖掉工作不保险,这以后也不知道啥情况。”甄二嫂担心道。

    “以后差不了,现在做买卖的人少,卖什么都有人捧场。只要你有东西就不愁卖,等以后铺子多起来了,粮站也就不好干了,经济不好就得裁员让职工下岗,还不如早点下海做生意,怎么着也比上班要强。”

    眼下处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度的关口,生意是真好做,就像甄臻这个铺子,看着不起眼一天能赚好几百,一天的利润就能在县城买房了,关键是没有竞争,这钱就跟大风刮来似的,直往口袋里钻。

    但这种话她又不能跟甄二嫂明说。

    甄二嫂被她说得心动,“也不知道能干点啥”

    “我记得向阳会修理拖拉机,那他会修理摩托车吗”

    “没有学过,但他朋友家摩托车坏了都是找他修的。”

    前些天赵美兰男人的摩托车坏了,找半天没找到一个修理铺子,就念叨着县城什么时候能开一家就好了,修车不是什么大买卖,但做好了也能搞个连锁店,以后再做汽车销售代理,也是不错的。

    “咱们县城还没有修摩托车的铺子,摩托车坏了都得推去市里修,贵不说还非常麻烦,有时候一天修不好就得在那住几天。向阳要是有这想法,倒不如开个修理铺,先以修摩托车为主,再慢慢学着修汽车的发动机,要是学成了还是很赚钱的。”

    甄二嫂听她这么说也觉得甄向阳的前途明朗不少。

    “可他开修理铺,王玲就不能和他一起干了。”

    “王玲可以自己干,开服装店、饭店、食品店都行,二哥那个学校不是很大吗从幼儿园到高中都有,学生多了就需要配套的服务,开个书吧、文具店、蒸饭的铺子都行。”

    甄二嫂从没往这方面想,书吧文具店她倒是知道,但是蒸饭的铺子该怎么搞

    “大人要上班,孩子中午回不去,可以让他们自己带米去你们那蒸饭,每次收个手续费就行,别看一份饭赚不了几个钱,可薄利多销啊,这上千口人的学校,做大了也是了不得的。有那家庭条件好的也能按月收费,给他们伙食,怎么着都能赚钱。”甄臻提议道。

    甄二嫂觉得这提议挺不错的,她在校门口开店,都是有正规手续的,就算有人想坏甄二哥的名声,也挑不出差错来。

    甄二嫂回去就跟儿子儿媳说了这事。

    甄向阳从小就喜欢修理东西,家里的手电筒、自行车都叫他拆过,什么东西只要拆过他就能摸清原理,摩托车他是会修的,没事再学学修发动机,这铺子肯定能开起来。

    王玲也挺心动,她跟甄二嫂干活都挺利索的,蒸饭也没啥技术含量,定制几个跟大草锅配套的蒸笼,饭盒加水后上锅蒸,还可以卖点自制的咸菜、小菜啥的,一天只要有两三百个学生来蒸饭,这生意就亏不了。

    至于文具店、书吧也不是不可以,文具店自然不用说,但是书吧怎么搞

    王玲就问了甄二嫂,甄二嫂说道“你小姑说可以给学生们办借书卡,月卡季度卡年卡都有,也可以收个押金,按天收费,再带着卖点书、本子、笔、学习资料,这生意也是不错的。”

    王玲也是个爱看书的,家里就有两柜子书。

    当初公公被斗,她特地把书送去娘家藏着,这些书都能拿去租赁,再买个几百本,就能转起来了。

    王玲越想越觉得不错。

    她也是眼馋好婆婆食品店的生意,次次路过都有人排队结账,这得赚多少钱。

    当然,小姑对他们好,他们不会心生嫉妒,可是羡慕是免不了的,谁不想越变越好啊

    人家小姑辈分比他们长,都能豁出去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他们这些小辈还有什么可怕的

    说起来,小姑已经是女强人一般的存在了。

    县城就没人不知道好婆婆老板娘的,她同事都夸小姑干事精明利索,模样漂亮,身材又好。

    “生过四个孩子,身材还这么好,那腰细的呦上围还鼓鼓的,乍一看那可真是细枝挂硕果”

    她同事还想给小姑介绍对象。

    王玲就跟婆婆说了这事,“小姑年纪也不小了,趁着生意好,还真能找一个。”

    甄二嫂也觉得能行,“小妹会赚钱人也漂亮,以她现在的名声不仅能找,还能放开了找”

    她说完就看甄二哥了,可惜甄二哥并不觉得这是好事。他小妹好不容易赚点钱,留着自己花不好干啥还要想不开伺候男人去

    男人是什么德行,他比任何人都清楚。

    万一遇上个能装的,奔着小妹钱来,那小妹可就得不偿失了

    “行了,你看小妹像缺男人的”

    甄二嫂还真叫自家男人给问住了,那肯定是不像的,小姑子忙得跟陀螺似的,日子那叫一个充实,哪能缺男人啊

    “桂芝好不容易过几天清静日子,且让她好好赚钱吧女人赚了钱身子板挺得直直的,比什么都强男人要不要都行”

    这是甄二哥心里话,他原先也有点老古板,可前两年看明白了不少事,真觉得女人没了男人反而活的更好。

    当寡妇就一定苦吗一个有儿子还有钱的寡妇,苦什么呀

    有男人才苦呢

    他这当哥哥的都没这意思,甄二嫂更不好意思给小姑子介绍对象了,不过她还是会帮忙留意着,有好男人就给小姑子留着。

    王玲和甄向阳约好了,她先把工作卖掉出来开铺子试试,要是能做好,甄向阳再把工作卖掉也不迟。

    这年头想回城的人可不少,王玲很快就谈妥了价格,买家比她着急,没怎么还价,卖了一千三百块钱。

    甄二嫂帮她在学校门口找了两间门面房,她们也学甄臻把铺子装修了一下,也找了孟大柱兄弟俩。

    俩人给铺子装了遮雨棚,屋里屋外粉刷一通,还隔了厨房和用餐区域。

    王玲又在隔壁租了一间打算做书吧和文具,家里那几百本书搬过来,甄二哥又帮她弄了一些二手书。

    这年头二手书可真不少,乱七八糟也买了上千本,什么类型都有,按她小姑说的贴上编号啥的,又修补好书面。

    孟大柱兄弟俩给打了书架和书桌,等全部弄好已经是五天后了。

    隔壁的蒸笼也定制好了,这大铁锅还是托了甄臻高价买来的。

    甄二嫂一早就贴了告示,把蒸饭的事传出去了,可别说,次日天没亮,就有学生排队来等着了。

    甄二嫂开门时吓了一跳,没想到有这么多人。

    “老板娘你总算开门了,我上早自习要迟到了。”

    这时候孩子也是刻苦,早上五点就来了,穿的又单薄,冷风一吹就弓着身子,就这还拿着小抄在背呢。

    甄二嫂接过递来的餐盒,学生们都做好标记了,倒也不会乱,一早上时间她就接了两百多个餐盒。

    蒸一次饭她收两分钱,一早上就赚了近五块钱。

    算下来这蒸饭铺子一个月就能赚一百多。

    这比上班可强多了上班一年才赚一两百,开店一个月就能把上班一年的钱赚回来。

    蒸饭铺子做好了,王玲对书吧也很有信心,别看她这书吧地方不大,可在县城独此一家,刚开业就有不少人专门骑车过来租书。

    眼看要过年了,赵美兰男人徐江打算和往年一样卖猪肉,一早就来问孟大国这有多少头猪。

    孟大国实打实说了,养猪场原先就有十多头猪,买了五十头小猪崽,中间夭折了一只,他打算留一些猪配种,来年接着养,如今他养猪养出经验来了,是很有打算的。

    她娘的意思是今年就宰五十头猪,明年扩大规模,开个正规养猪场,直接养个一两百头,既养猪也收猪,收来的猪达到规格就宰杀掉,每天都有猪肉往外出,天天有钱赚。

    徐江没想到能有这么多,算起来,人家一早就开始准备了,这甄大姐可真够能耐的。

    他要是能把五十头猪给吃下,今年可不少赚。

    徐江道“大国,以咱们两家的关系,这猪你可得优先给我。”

    孟大国知道赵美兰刚给她媳妇弄了三台缝纫机,其中一台还是崭新行货,是人家赵美兰实打实凑工业券买下的,这是个不小的人情,他娘的意思也是紧着徐江这边来。

    徐江下头还有几个兄弟,都是黑市那边的老手,徐江吃肉他们喝汤,到时候整个黑市的肉摊子都能沾点光,虽说是少赚了点,可大家好才没人盯着眼红,这生意也才能长久。

    孟大国顺势答应下来,“以咱们两家的关系,我肯定不能把这猪肉给别人,放心吧,你要多少我给你多少”

    徐江得了这话心里就踏实了。

    好婆婆食品店的销量每天都在涨,到了腊月二十九,焦蕙兰那边的衣服都交货了,她跟宋小红都来店里帮忙,陶爱红和孟二勇也被甄臻拉来看店,没办法,人实在太多了,店里连个转身的地方都没有。

    甄臻既怕算账算不清楚,又怕有人小偷小摸的,还是需要多点人看着。

    这天销售额直接破三千了,也是让甄臻明白了什么叫春节的流量。光是腊月利润就有两万了,算上之前赚的,开业半年赚了有三四万,大大超过甄臻预期了。

    别说放在八十年代初,就是后世,半年能赚三四万,也是拿得出手的收益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