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1

    农村小老头说,虽然我赞同“人是能量平衡体”一说,但提及这个话题我要告诉兄弟们的却是:好男人,必须首先学会独处。

    千万别小瞧了独处,如果耐心地计算一下,人这一生掐头去尾最风光的不过三二十年,独处不仅仅在数量上多于风光,而且即使在最风光的三二十年中也必须要有独处的精神。

    对,独处应当是一种精神,我们今天要讲的就是风光中的独处。

    这应当是男人的一种品质,体现着男人的意志力。

    因为独处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不仅外面的世界存有太多令人不可自抑的诱惑,而且单从人自身来说,就是一种害怕孤独的动物,尤其是血气方刚的年轻人,太多的诱惑与太多的憧憬编织成的梦一样的美妙让人不肯有片刻的安宁,似乎只有到累了困了的时候才会心甘情愿地静下来,否则就象浪费了生命似地。细品一下,只有到了这一刻,独处才是最美妙的。

    其实,独处始终都是美妙的,就象一道美餐,或者说是避风港或加油站之类的东西,我不知如何去形容它,但多数人无福消受甚至根本意识不到它,因为独处同时也是一种境界,既是一种境界,必要通过自身的修炼。

    关于这一点儿,直至前面咱们讲述所提及的我重又介入了村里的事务才逐渐意识到。

    ——许多事情往往长期苦无结果,有朝一日却会突然觉悟,而且一旦觉悟,常常能融会贯通。

    无疑地,之前总以为自己害怕独处,就总不给自己独处的机会,实际上只是自己尚未意识到,独处显然已经让自己获益匪浅,几乎在自己最艰难的每一刻每一秒。

    ——许多事情还是无意识的好,一旦意识到虽然恍若清醒了,却常常为曾经的事情而感到后怕免不了要去刨根问底,独处这种注定要伴人一生的东西就这样。

    所有这些当然都来自于对生活并非其时其境的感悟,之所以说独处既是美妙的又是不易的,除了自身的欲望之外,还有别人的看法。

    人毕竟不是活在真空里,必须要随大流,至少在面子上要这样,倘若表现的与众不同,除非要有与众不同的令人惊叹的业绩,否则就会被视之为异端。

    我们所要探讨的,必须要把这种与众不同的也排除,只讲其中最普通的一种。

    这最普通的,就是凡人都要遇到必须认真面对的与外部环境和人的欲望紧密相联通常会突然地由风光转来的那种。

    这种虽然从表面上看只不过是外部环境变化延续的独处,实际上在人的变化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也是人变化的具体体现之一。

    人的变化显然并非单纯的随着环境变化而从表面上表现出的喜怒哀乐,还有与之相关联的内在变化,只有同时具备了这两种变化的变化才能算得上人的真正变化,与独处相关联的自然就是内在的这种体现着人最终完成变化的变化。

    因此,研究独处有利于了解人的变化,或者说,独处在促进与推动着人的变化。

    独处原是人生极为常见的一种现象,正因为咱们刚才所说的原因,就增加了独处的难度,也因此而让独处成为衡量人变化的重要标志。

    从我个人的经历看,人对于独处的反应大致有害怕独处却必须独处、逐步适应独处和风光与独处和谐共存三种相互关联又渐次递进而代表着人变化的三种表现形式。

    在这里,我们不妨逐一分析这三种表现形式,权作我们这个话题的讲述内容。

    按照我爹的观点,独处是人生至关重要的内容,所以好男人必须学会独处。

    在我就这个问题与我爹进行探讨时,他明明白白地告诉了我这样的观点,至于原因,就象他的为人一样,从不去问为什么,尽管他从未停止过对人生的思考,我猜想或许由于他的经历和性格使然。

    或许出于对我的关怀,他才继续告诉我,人最多的时候害怕独处却又必须独处,而且越年轻表现得越强烈,自始至终地永远都不会变。

    鉴于他严谨的态度,我没有与之作争论,尽管我的观点与之有明显的分别。

    单是我刚毕业的那会儿,按照他的观点,应该是最具朝气表现最为强烈的时候,前面的讲述已有提及,却恰恰相反。

    ——我不想见到任何人,因为我害怕,难道一个高学历人的下场竟会反倒不如一个初中生?这是我当时脑袋里唯一能泛起来的念头,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蒙头大睡让自己彻底沉入毫无知觉中。

    ——人只要活着,就不可能没有知觉,睡眠只能是暂时的,而且醒来之后往往会有更难耐的寂寞与空虚袭来——睡眠是人生理的必需,是对人困乏的补充。

    ——人困乏的原因并非单纯如人们所说的肌体劳累,还有心,心累远胜过肌体的劳累,而且常常让人的睡眠充满了梦魇,突然间就会惊醒过来。

    这个时候,人通常最害怕最恐怖,最好的办法就是与最亲近的人作一番长谈,或需要象母亲安抚婴儿一样的安慰,却少有人具备这样的条件,往往只有独自舔着流血的伤口,恐怖仿佛要把我炸裂。

    这便是我当时最真实的感觉,无疑地,这感觉一直持续到我终于决定要有所作为。

    且不说这感觉虽短暂却强烈,只说待做出这个决定之后,我的自制力仿佛突然就强大起来,即使独处,也早已不见了这感觉,尽管仍偶尔地要泛起淡淡的对风光与体面的渴望。

    渴望风光与体面,不能简单地用好坏来判别,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正因为这本性,人往往就不能独处。

    这便是独处的第一种表现形式,我们应该能够感觉到这种表述的合理性:要不是迫于外界环境的压力,人追求风光的本性必要不受节制地泛滥,如此就会少了人的内在变化,而缺少了人内在变化的变化显然是不完整的。也正是因为人的本性,对待独处的态度必然是害怕却又迫不得已的。

    不过,如果能够耐心细致地去回顾,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其中的细微变化:只要具备了奋斗的目标,这种表现似乎已淡了许多,这应该是一种转变。

    我正是按照这样的转变顺序在进行着自己的讲述,事实上,我当初并没有如此清醒的认识,但我确确实实是按照这样的逻辑生活着。

    如果按照这样的逻辑,经过了前面讲述中所提及的过程,待我自以为具备了尽可以风光一番的资本的时候,却有一股坚定的力量在向我说“不”。

    我曾认真地思考过,这个时候大概应从经历中的哪一段开始算起,却又觉得无论哪一段都可能,似乎这股力量始终在伴随着我,只好转而去关注自己对于独处的感受。

    刚才已经提及,目标已然让自己对于独处的强烈感受淡了许多,而一连串的成功按说应当让自己逐步适应了独处。然而,事实上却不。

    我们不妨这样表达我当时的感受:关于风光的渴望仍在一如既往地存在着,却又莫名其妙地多次拒绝着;已不再象过去那样恐怖独处,或许只是因为自以为获得了成功而带来的傲气可以暂时地安慰自己。

    从这个角度看,人是必须保持一点儿傲气的,傲气并非单纯的高傲自大,人可以有傲气,但绝不能自大,自大就不值钱了,人什么都可以大,唯独不能自大。

    理清了这些,渐渐地就习惯了独处,有时候甚至能够说得上喜欢。

    但这只是偶然的,只要那股恐怖感涌上来,反而又强烈了许多倍。——两者既能够达到暂时的和谐,又会更加激烈地斗争着。这便是我所说的独处的第二种表现形式。

    事实无疑雄辩地证明,咱们所说的独处的三种表现形式并非是三个互不联系的阶段,而是相互纠缠有时候甚至交叉间隔存在的,当然,如果不经过前面的形式,就不会发生后面的情形。这也算是一个特点吧。

    我们显然没有必要在这些形式的划分上去做太多地纠缠,而应该更多地关注如何学会独处。

    但我还是要说,只有在我具备了产生傲气的资格之后,我才能够进入两种形式交叉的阶段,也只有到这个时候,我才能具备了去探讨独处的资格。

    或许可以说,在此之前的行为只应称之为单独相处而根本称不上咱们所说的独处,准确地说,独处也是需要具备资格的,只有具备了独处资格的人才能真正客观地去探讨独处。

    这只是我极不成熟的一种看法,事实上,我确是到了这个时候才真正地关心独处,因为我必须要恰当地解决必然要面临的偶尔无异于煎熬偶尔甚至可以成为象奢侈那样的独处。应该说,这个时候才是我独处意识觉醒的开始。

    探讨如何独处,无疑就要从了解人的行为开始。某一日,大概是在那次红杏出墙之后,我破例起了个早,多日来的疲惫居然一下子就不见了,心情出奇地好,甚至有了写一点儿东西就能够留芳传千古的狂妄想法,可待铺下了纸却又不知写什么好,就胡乱在纸上涂着。

    其时,尽管我已激动得两手乱抖,似乎有无数的豪言壮语急欲吐口而出,却不是显得太过孤零就是自觉毫无新意,总是无法尽如人意。

    ——人在想问题的时候往往能够融会贯通,甚至说的时候也能够慷慨激昂,但若要用文字表达出来,往往就难了。

    意识到这一点儿,难免就有些灰心失落。失落的情绪必要强有力地压抑,否则常常能够无边地蔓延。

    显然是因为这种情绪的蔓延,我的大脑已开始混乱起来,渐至泛不起任何有价值的东西,不觉开始烦躁。

    我必须要控制住这种情绪,而且正暗暗努力着,夏雨开始呼我吃饭。

    自打有了那次红杏出墙的经历,象所有做了亏心事的男人一样,我先是开始迁就她渐渐地就变得顺从,从不违拗于她。

    或许夫妻之间的男女便这样,只要有一方退一步,另一方就会进一步,仿佛只有彼此僵持着才能维持下去,否则针尖对麦芒直至崩断了一方似乎就成了唯一的结局。

    在这种僵持中最不该占上风的,就是女人,要是女人占了上风,常常会丧失理智,因为她从不会迁就男人。

    我所说的迁就,当然是指尊重男人的独立意识,只要她或许未加思索地就认准了某件事,你都必须地要服从于她,否则就会自觉受到了伤害,哪怕是她已明显干扰了你的思考。

    我渐渐拢起来的思路显已被彻底地打碎了,倘若人正聚向一点儿的精神被打乱,常常陷入更大的混乱。

    人的精神是最重要的,无疑因为混乱的精神,尽管我顺从了她不是命令却胜过命令的吃饭命令,却是味同嚼蜡。

    ——我养成了这样的习惯:凡是自己想做的事情就不能间断,否则就会象掉了魂似地。

    所以,饭后我逃一样进了房间,她却又善意地跟了进来,一会儿摸我的额头看是否病了,一会儿又无话找话地说话,再次打断了我。

    或许女人到了临近四十岁的年龄都这样具有太强的倾诉欲似乎总有说不完的话,倘若被不礼貌地打断,就会勃然作色。

    当我不耐烦地发作后,她猛地摔上了门,嘴里骂着“神经病”。

    待她离去后,房间里倒是静了下来,我却无法再聚拢自己。神经病?难道我真的是神经病?这三个字在狠狠地折磨着我。

    那一刻,我象醉了酒似地,仿佛又回到了我刚毕业那会,恐怖却又不想见人。

    我决定独自喝酒,人的酒量肯定与人的心境有关,原本自负酒量的我竟只喝了两杯酒就睡了过去。

    不要以为我当时正遭遇着困难事儿,耐心地回顾一下,其时我正顺着,顺利地化解了村里的危机又重掌了帅印。

    继续往下的事实是,酒醒之后,已是黄昏,家里静悄悄的,我猜想夏雨必又去了某家工厂,因为她逢有这样的情况唯一能做的就是去工厂,与那些女工们同吃同睡,过几天就会自动回家。据她说,她最喜欢的就是晚上,直把自己玩到精疲力竭然后美美地睡去。

    如此看来,女人比男人更耐不住寂寞,女人之间绝不会象男人聚到一起说那样豪放地决斗或赌几把,最奢侈的消闲就是边打毛衣边闲聊。

    夏雨显然已经能够算得上是个不平凡的女人了,闲聊的内容往往也尽是些家长里短孩子听不听话男人是否象孩子一样的闲话,而绝不会象男人那样疯狂,至多会偶尔地涉及一些决策性的大事,即便这样,彼此之间也常会有因为话传得不当而脸红鼻肿直至对骂。

    所以,女人的闲聊比男人更谨慎,女人“别随便去信人”的感叹比男人更多,因为她们的感情更细腻,即使无意识的话也常常让她们咂摸出许多味道来。

    所以,我没有理会她。问题是,这次她没有去工厂,而是去了我生母那里。

    在这里,有必要再做一番交待:在农村,象我生母这样的女人俗称“浪蹄子”,只要提及,人们往往只有一脸的不屑,似乎一无是处甚至不可划归人类。

    倘若能够客观地对待,这类人多象村里人所说的心硬,而多数有作为的人都心硬,也包括男人在内,倘若优柔寡断,多半为平庸之辈。

    我生母的经历毫无悬念地证实了这一或许算不得规律的规律,前面已经提及,她的前途或许并非她当初想象的那么好或许她就敢于正视这种她预料中的艰难,但无论如何,她...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