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来的桃园三结义的故事,而且只要结拜了,自是就要同甘共苦的。

    讲义气的人都爽快,到因为省城发展决定关闭砖窑时,他二话没说立马就带头关了,让他再一次赢得了声誉。

    他赢得声誉,当然不全靠爽快,他既悋懎又大方,悋懎自是指他在生活上极节俭,而在为人方面却甚是大方,从不与人计较什么,凡村里的公益事业他都肯干,似乎钱就不是辛苦赚来的,据说村里的小学与敬老院都是由他出资建设的。

    到此时,他已拥有了饭店、商场、蔬菜保鲜等多处产业,主营业务当然要数农产品购销,用他自己的话说,这是个赚钱的行当,反正什么赚钱咱就干什么,没有必要非要固定到一个点上把自个捆死。

    这当然得有资金,不过,他有足够的人气,因为他有太多的结拜兄弟和朋友。

    外聘大学生,他就是信了朋友的话,随着战线的拉长,他也确感到了困难,不仅众多的业务需要搭理,还经常地需要跟外国人打交道,他不得不开始重视人才。

    外聘大学生早于几年前就开始了,在我之前已有十几位,不过,他都没有与之结拜,他说,人有文化是好,但有文化了就不厚道。独与我结拜了,他说,我看人是极准的,是否厚道一眼就能看透。

    看来,我又犯了偏重结果的毛病,不过,话这样说似乎更顺畅些。

    结拜当然不是一开始的事儿,让我能够更客观地了解这个奇迹,奇迹就是这个人。

    或许由于所学专业的缘故,我被分到了贸易部。去贸易部之前,他破例找我谈了话。

    之所以说破例,因为之前的人事问题都是由他的结拜兄弟也就是前面刚提及的负责招工的那位负责,他从不干预。

    有人说他这是心血来潮,因为他做事从来都是随心所欲,这话我不理解,但我宁愿相信他是有目的的,因为那样的话,至少也说明了他对我的器重。

    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儿,凡是提及名人的时候,总会不由自主地认为他很高大,其实,他不仅不高大,反而极瘦弱,只是眼里总透着狡黠的光,看得出来,他是个健谈的人。

    不过,至于他跟我的谈话,他自己也说是破例,而且甚简单,他说,公司现在缺的就是你们这样的人才,等员工全部具备了你们这样的学历公司就成熟了。

    他的话显然有些夸张,夸张也是门艺术,他此时的夸张无疑让我感到受用,但他随即话锋一转,变得严肃生硬起来,让你去贸易部,这是我的决定。

    他在“我“上明显加重了语气,继续说道,从今往后,凡公司进人,一律不再去做引见,只要是有能力的人,相信都会自觉地融入到集体中去。

    这种方式倒也有趣,我不由自主地就觉鼓起了勇气——是的,一个大学生难道连这点儿本事也没有吗?只是说到这里就嘎然结束了谈话,还是让我觉得莫名其妙。据说,这是他的风格。

    果然,他是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人,这次谈话之后,我就很少再能见到他,偶尔地一两次,都见他醉了酒。

    据说,他酒量奇大,俗称公斤不倒,也是没有办法的事儿,他好客,偏朋友又多,岂能不醉?

    且放下这头,再去看经贸部。经贸部有三间屋那么大,十五六个人,四台电脑。

    电脑是不用的,因为没人会用。据说是因为县里一位部门头头的一句玩笑才上的,他极重声誉,当然不会让人看轻了自己,宁肯当摆设用。据说那位部门头头也是醉了酒才口吐狂言,居然称他老土,说现在谁还不用电脑。

    至于人,还是由招工的那位兄弟负责,都是从他创业时就跟着他的兄弟,我能够感觉出来,他们分明瞧不起我,充满了敌视,除了负责人,但负责人经常陪着他,也是难得一见,或许正是他们所说的淡季,十五六个人都在闲着,却彼此不说话,这应该不是部里的规矩,因为分明在相互戒备着。按说不该有如此的气氛,后来渐熟了才了解到,也是环境使然。

    我们且不说这些,只说闲暇时就各自摆弄着手机,这是公司分配的,我也有一部,那时手机尚属稀罕物,颇能抬高人的身份,酒桌上通常的做法便是大咧咧地把手机往桌上一放,叫小姐上菜的声音都特气足。

    我极力讨好着他们,因为我必须融入他们,这不仅是我能力的见证,也是我了解公司的最佳途径,我知道。所以,除了每天早上班为他们打扫完卫生备好水之外,我还特地买了好烟,尽管我那时还不吸烟,但我必须要备烟,因为他们吸烟,我会认真地观察着他们总是在他们最需要的时候恭敬地递上烟,只要让他们在生活的方便上感觉离不了我,我已是心满意足了。

    粗人比精明人更好接触,尽管粗人也有狡猾的时候,但粗人的狡猾或者说严肃都是装出来的,而且他们会更坦诚。他们是粗人,我就不难融入他们,尽管他们并不缺少粗人的标志——脏话,脏话谁都会说,不说只是时候不到,区别在于,粗人多粗话,脏话随处可闻。

    渐渐地,就有人约我出去喝酒,尽管他们满嘴脏话,我还是尽力抬举他们,叫他们师父,他们居然特知足。

    当然,他们不会同时有两人约我出去喝酒,或者说有两个他们的人同时坐到同一张桌上,因为他们喝的都不是自己而是客户的酒。

    我发觉,经贸部是个很有实权的部门,他们都各自拥有自己的客户,难怪他们会经常地相互攻击。

    他们告诉我,别以为你见不着老板老板就不了解你,其实,我们当中少不了假洋鬼子,假洋鬼子当然就是指经常跟老板告密的人,这是老板的绝招,也包括老弟你。

    我不理解,这是人人自危的一招,老板为什么非要采取如此方式呢?却似乎理解了他们,难怪他会及时地了解我,原来人人都可能是假洋鬼子。

    所谓的客户,实际上就类似于现在传销所说的下线,但绝对不是传销。

    在这里,我把悄悄梳理过的公司的经营体制先讲出来或许会更明白些:通常地,他会通过经贸部的负责人下达收货指令——不要担心,他总有数不清的信息,冷不丁就会下指令,或者说公司总是看着订单在做的,品种当然多是农副产品之类,其他的也有,只要赚钱就行。为此,公司还建了专门的恒温库,恒温库为另一线由专人负责。所以,经贸部闲多忙少,忙起来就是连轴转,但经贸部无需担忧订单,只需按指令办货。

    如何办货呢?就是由经贸部的人各自为战去找收购户,这些收购户就是我所说的下线。

    经贸部的权就在下线上,因为他总会给每个人一个有上下限的价格,只要不突破上限就有经贸部的个人说了算,而且因为这是一项只有利润而没有风险的经营,收购户自是蜂拥云集,用谁还不一样?

    噢,对了,忘了说工资。工资有两部分:一部分是每人每月二百元,别以为少,这已经远远高出了当时的乡干部工资;另一部分就是我说过的信封,这是按业务发放的,有时按季度,有时半年,有时一年,时间不固定。

    我来到的时候,恰因为一笔近千万的草莓生意砸了锅,不仅信封没有了,连工资也有半年的时间没发了,他的这些所谓的弟兄必定是有了怨言,这也是我能够尽快了解到真相的原因之一。

    所说的“砸了锅”,实际上就是因为草莓霉烂的问题,据说因为信息不准存放时间过长的原因。

    出了问题自要追究原因,大家都知道原因在老板身上,但老板不可能追究自己,只好把恒温库库长免掉了事。

    3

    因为这事,老板的威信肯定在下降,这也是大家发展下线越轨的根本原因,之前是没人敢如此做的。

    据说,饭店方面也甚不景气,原因是太多的必须自己掏腰包的吃喝招待,没办法,他就是这样的人,之前也这样,但这次之所以会不同,我认为关键还是公司内部的连锁反应,因为各部门都是独立核算的,一方面出了问题就与饭店结不了帐。

    不过,大家对他还是有信心的,尽管他此时除了喝酒似乎已找不出有效的解决办法,但大家还是相信这不过是暂时的,他总会有办法,在大家的心目中,他无疑是一个充满神话的人,大家没有一个人肯离去就是有力地证明,我认为,当然不能排除感情的因素,但信心对人来说毕竟是至关重要的。

    我向他汇报了自己所了解的一切并建议他电脑上网,当然也有信心的问题,更重要的却是觉得既来到了公司就要对他负责,还有,他管理方式的原因,我想做一个光明磊落的人。

    他是个说到做到的人,采纳了我的建议并立即实施,却把我出卖了,原因是他把我的话原原本本地在会上讲了,我猜测,或许因为急中生乱的原因为了表扬我而说漏了嘴,我宁愿这样相信,但现实却让我突然忆及了人人自危的话,难免会惊了一身的冷汗,因为我明显感到了大家不信任的甚至于敌视的目光,似乎大家对这种懒散的生活已经习惯得容不得有半点儿更改,倒并非大家对他已完全丧失了信心,虽然我利用上网获得的信息高价卖掉了公司库存的小麦而让大家的工资有了着落,但大家显已心存芥蒂,因为没人再肯找我喝酒,没人再跟我谈公司的事儿,连他接受了我的建议实行的分组制大家都是勉强接收我的,我能感觉到。

    所以,做人必须要慎重,若是给人留下了坏印象,改变起来就难了。

    为了工作,我没有找大家的麻烦,尤其是他这种管理机制之下,找大家的麻烦实际上就是找自己的麻烦。

    我明显地感受到了自己的艰难,如同穿着窄窄的鞋,时时刻刻都会让自己的脚感到难受。

    我不想让自己就此沉沦,所以不得不破了自己决不培养下线的誓。

    那是一次蒜苔收购,我收了下线的钱。我不是组长,我知道,肯定是我们一个组的几位撺掇下线来找我的,所以虽是件于心有愧的事儿,我还是坚决地收下了,我知道他们的心思,这是一件心照不宣的事儿,他们要的就是这个后果,因为无人是与钱有怨的,也包括我。

    ——错儿是必须大家都犯的,否则就会担心有人告密,即使没有,也必须如此。

    果然,他们渐渐地才又肯跟我交往起来,只不过多了些如同我最初就感受到的他们之间的戒备,或许人就是这样如此地相互戒备着。

    当然,我为此付出了因亏心而惴惴不安的代价——我们组的亏空率居然高达百分之十五,虽说我们的亏空仍是各个组中最低的,而且据说过去亏空都是在百分之二十以上——这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或者可以说,于心有愧是对人最糟糕的折磨——惴惴不安,胆战心惊。做人又何苦呢?

    我认定他是一个心机颇深的人,他肯定知道其中的关窍,因为这样的体制,或许他在默许着这个延续着的错误,就如同一些领导一样,别以为他对错误根本不了解,其实是他在容忍着这个错误,只不过这个错对他来说还很小,尚没有突破他所能容忍的度,凡事都有个度,若是破了这个度,后果肯定会不一样了。所以,尽管他看起来还算满意,我仍惴惴不安,毕竟是件亏心的事儿。

    之后发生的事更让我无法猜测了——就在这个时候,他非要与我结拜。

    结拜是个人的事儿,原应是双方都乐意的实心实意的,他却不这样,只要他看准了非要结拜,在别人看来是绝对的荣誉,而他却认作是信任。

    仪式很简单,而且学的完全是桃园三结义的法儿,在他虔诚地如同唱戏一样说着“不愿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愿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话时,我在用眼悄悄地瞄他,嘴里虽同样虔诚地跟着念,心思却全不在上面。

    我感觉这似是强迫,而且有违他的本意,但没办法,我在想,他定知道了我受贿的事儿,他是个无所不能的人。

    下面的安排或许就是一个明证,他没有按他曾经说过的让我接任经贸部,而是调我去了他身边。经贸部仍由原来的那位负责,这是一个最有油水儿的部,下面尚且如此,更何况主管的部长呢。所以,尽管他总是说要栽培我,但我却总是认为他在戒备我,因为他实在太深了,深不可测。

    还是少说碎话,单说之后的我几乎成了酒陪,因为他终日都在酒桌上,尽管我一向自负酒量,但还是感到了累,而他却不,一斤酒下肚,只要在车上一迷糊就又清醒神气起来,而且照样能够作战。

    “作战”是他的话,他称喝酒为作战,说自己有个铁胃,天生的。

    但我觉得他有些言过其实,他经常说些言过其实的话,而且也喜欢别人言过其实的夸奖,就如同得了奖一样地高兴。

    之所以这样说,我有他经常捂着胃难受的事实为证,按说他的财富足以让他过几辈子,包括他的家人,其实,他没有家人,据说他生理上有问题,结果几次婚都离了,没有留下一男半女,而且显然地他从不去娱乐场所,尽管他说这叫做修身,这修身是他自戏文学来的,这是一个谜,我无法明白其中的道理。

    他分明在硬撑着,或许他只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最是鼓舞人,所以,我不得不佩服他——三教九流,他竟会有如此多的朋友,甚至包括政府以及政府部门的头头脑脑,尽管他年龄不大,但大家都愿意他自己也喜欢别人称他“老大”这个带有黑社会色彩的词儿。

    他一身豪气,逢到场面他总是模仿着电影里指挥作战的将军那样把手一挥,先是介绍我,说我是他的总经理助理,尽管他并没有公开宣布,而且严格地按公司制来说是不严格的,其实,整个公司都是不严格的——然后,才介绍别人。

    我不知他的这种做法是否正确,只有感叹自己的知识远远不足,真的,有时候的知识不能光看学历。

    我的感触越来越深,却总是没有时间去探究,真的没有时间,因为他有办不完的事儿,他擅长连轴转,或许有人会认为这是借口,说借口也行,因为极偶尔地碰有他不连轴转的时候,自己也没有兴趣去探究,却有个名正言顺的理由:人总不能凡事都去探究的,该听之任之的,就听之任之吧。

    ——最后,他会说,冲啊,占领高地。

    他的口齿有些不清,或许看多了他唯独喜好的战争片,他不自觉地就会流露出类似的词儿。

    他又是认真的,许多事都是在酒前谈完的,其实,我也弄不清他到底是什么时候谈成的,反正,他酒桌上从不谈事,酒后无一例外地会兴奋地喊着:碉堡又攻克了。这碉堡又是什么呢?订单?还是人?自是无法说清了。

    他是一个谜,或者称之为奇迹更为妥当。

    我感觉我们必须从他身上汲取点儿什么,或许是“人是诸多要素的组合体,这些要素都紧密相连,若是一处发生了错误就会产生连锁”?带着疑问,还是必须要说他。

    这是一个铁人,铁人也是人,是人就会生病。

    那一天,他住院了,这是多少年不曾有过的事儿,他说这是自己命贱修来的福,这次却不同了,他甚悲观,在我送他去医院的时候,我就有一种强烈地预感,或许命运中虽不及我刚才所说的疑问,但冥冥之中肯定存在着某种关联。所以说,有些人命中注定是不能生病的,象他,生病就是一个重大事件,许多人当然全是他的朋友都这样认为,因为去医院探望是必须的,其规模之宏大不会亚于地方上的任何一位首长。

    他苦笑着说,原以为病了就能清闲些,连生病也是不得清闲的,这就是贱命。

    看得出来,他没有象往常那样因此而感到幸福,仍是悲观,尽管悲观很少发生到他身上,或许这只是他留给别人的印象。

    这是一个不祥的兆头,我认为,而且兆头很快就应验了——检察机关找上门来了,因为税务局长的事儿,老小子肯定扛不住已经交代了。

    送他十万块钱是我经手的事儿,但我没有承认,虽然有些亏心——对于亏心的事儿,我的认识明显发生了变化,或许因为过多的原因,我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曾经有人说,这就是人的进步,但我宁愿不要这样的进步。不是做假,我的态度甚坚决。

    原以为检察机关不过是例行公事就此算完了,他却说,没这么简单,有人在整咱。

    他甚清醒,却搞不清到底是谁,他待到医院里苦思冥想了几天也没有搞清,他认为,只要能够认清目标,他就没有攻克不了的碉堡,正是“明箭易躲,暗箭难防”啊。他很无奈,无奈是人生最怆然的事之一,他说,这世上真难啊,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把人得罪了,即使你小心翼翼。

    这竟是他第一次跟我流露如此悲观的话,他的话很快应验了,他被检察机关从医院带走了。

    这是一个中午,他很镇静,临别时悄悄告诉我,别怕,相信我,打那几个电话。

    我是信他的,但这几个电话到底该不该打呢?我迟疑着,还是按他所说打了,但对方拒不表明自己的身份。如此谨慎又如何成事呢?我开始动摇。

    然而,未及我动摇,他果然出来了,只是补缴了两千多万的税款,公司从此陷入了绝境。

    陷入绝境不仅是钱的问题,还有树倒猢狲散的原因,他的结拜全算了。

    我已看不到公司起死回生的希望,因为连我竟也捞取了一些资本,不过,我捞取的只不过是略高于我工资的金钱。

    他却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颓废,只自言自语道,散了,散了也好。说着,他透着亮的目光又转向了我说,这才是我的好兄弟,远胜过上亿元的资产。他在说我,显然是在鼓励我,又怕我不信似地说道,真的,别不信,这可是我全部经历的总结啊。虽竭力抑制,却已明显在感叹。

    我无语,他也静了下来,望着天,死灰一样的眼和脸,许久,仿佛天外飘过来的声音:你愿意跟我一起东山再起吗?我仍无语。

    他追问,不信我吗?人品,还有能力。

    我还是无语,只觉这话太过突然。

    说到这里,农村小老头停了下来,显然他想给兄弟们留下疑问。

    果然,他只顿了顿就问道,兄弟们猜猜看,我会如何选择呢?见兄弟们只摇头不语,他才又说道,确如他所说,只要迈出了第一步,就如离弦的箭,若不是半路夭折,就别无选择。

    这便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道理吧,从他那里,我获得了金钱,当然更重要的还有课堂上无法掌握的东西,这东西或许比金钱更重要,尽管这只是一种精神,而非品质。不过,其时我父亲已经仙去了,我宁愿他没有仙去。我无数次地产生过回故乡的念头,或许为了衣锦还乡,或许……

    他没有说完另一个完整的或许,声音已变成了感叹,却莫名其妙:别无选择啊,细辨起来,我还是希望做支书,不是因为它便是正经的行当,终究还是它滋味多一些,人活着,理当活一点儿滋味的。

    到底怎样呢?见他欲结束,兄弟们都盯着他,分明在催,他却抛下了一句“别无选择啊”的感叹结束了自己的讲述。

    最后,他居然留下了悬念,兄弟们难免有些不甘,但终究只是假如,兄弟们还是原谅了他。

    这时,他却突然加了一句:别以为这是假如,其实是我的一位同学的未完的经历,据说,他的这位老板后来通过关系与农科院的教授又拉上了关系,专搞农产品深加工,居然真的东山再起了。

    太画蛇添足了,大家都觉着。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