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277.执政 太子监国。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宁楚格的奶娘是西林觉罗家的家生奴才, 除了多吃了几年饭,对这宫廷还不如宁楚格熟悉,自然不敢瞎指导, 只能回去悄悄请教四阿哥的精奇妈妈里。

    徐嬷嬷听奶娘来问, 倒也不藏私都知道皇后和四爷看重福晋。

    徐嬷嬷捧着奶娘递过来的茶斟酌了一下, 最后是这么说的“这宫里是个上下尊卑最分明不过的地方。上头主子说什么、做什么, 咱们底下的人,只能接着, 却不能去质问主子为什么这么做, 这其中的分寸,咱们做奴才的可一定得把握好。”

    四福晋跟太子妃比, 这身份和地位上自然是要差一些的, 严格来讲, 是有君臣之别的。

    要是太子妃将来真的成了皇后, 两人之间还会有主奴之分。

    但现在这太子妃不是还没当皇后吗这园子里现在真正的主子是皇后。

    皇后愿意宠着谁就宠着谁,心里更看重谁,自然就对谁更好。

    嬷嬷指点奶娘“你不要看之前主子娘娘待诸位福晋一视同仁,更看重太子妃, 就觉得娘娘好像必须更看重太子妃似的。”

    那才真真是大误了

    皇后和太子妃比, 是皇后的身份更高,地位更稳, 依仗更多。

    皇后之前那么做, 那是她乐意,她愿意这么干。现在她不乐意了, 那就不干。谁也不能勉强她,更没人能指摘她。

    这就和皇上宠爱妃嫔、阿哥们宠爱侍妾都是差不多的道理。

    阿哥宠你,那是阿哥乐意, 可别觉得阿哥就必须得宠你。

    嬷嬷的话翻译过来其实很简单只要皇后娘娘还在位一天,对四福晋来说,真正需要在意的人只有皇后和四阿哥。至于太子妃心里高不高兴的与四福晋又有什么要紧

    奶娘恍然大悟,赶紧回去告诉宁楚格,说完又嘱咐自家姑娘“主子,娘娘待您好,您就接着,好好孝敬娘娘。至于其他的事儿,您千万别掺和。”

    宁楚格闻言抚着胸口心有余悸,她进来不久,对这宫里严格的上下尊卑还没有那么强烈的认识,原本还真打算悄悄打听一下呢。

    还好没有。

    可回过头来又有点儿好奇也不知太子妃究竟是怎么惹着了皇额娘

    其实太子妃并没有惹到沈菡,沈菡也并非故意冷落她。

    她只是觉得既然大家立场不同,那她该尽的责任尽到就行了,再刻意的去亲近就没必要了。

    再说得直白一点你太子都这样防备我了,我还上赶着去教导亲近你媳妇儿,我犯贱啊

    沈菡才不要去犯这个贱,她该做的都做了,差事和权力也都给了,剩下的爱咋咋地,旁人爱怎么想怎么想,她自己高兴最重要。

    琐事都扔给儿媳妇打理,沈菡开始翘首期盼等着玄烨和儿子的来信。

    也不知他们到哪里了,现在好不好。

    玄烨这次率领的中路大军要经过茫茫沙漠和广阔的草原,行程总共有数千里之遥。

    为了行军不出差错,玄烨下令征调了大批札萨克图部的族人作为向导,每两名士兵就要配一个民夫、一头毛驴,随军运输粮食、器材和御寒工具。1

    这样艰苦的条件,书信的往来困难至极。听说太子监国之后送出的折子,至今还没有得到回音。

    沈菡就这样等啊等,一直到三月十八,才终于盼来了从军中返回来的第一批驿马。

    写着朱批的奏折直接送去了紫禁城,沈菡拿到了两个贴着皇封的紫檀木匣,来人说一个是皇上和诸位阿哥的信件,另一个是皇上专门交代了给娘娘的。

    沈菡先拆开信匣,把玄烨、胤禛、胤祥写给她的信拣出来,剩下的都是写给太后和各人生母的,沈菡让季纶带回紫禁城去给其他人。

    玄烨的信写的很琐碎,看着就像是走一路写一路,看到什么,想起什么来就写在信里,更像是日记。

    “朕此次出巡,心旷神怡,不胜喜悦。朕体康健,气色甚好。又因地美水好,加之无事,甚为舒畅”

    沈菡看这开头,想着看来这次行军挺顺利的,真是上天眷祐。

    她手边也正摆着纸笔,一字一句给玄烨回信,她觉得这样就像两人在面对面说话一样。

    不过玄烨写的文绉绉的,沈菡写的就很直白了“是吗那真是太好了,我就怕路上走起来辛苦,你的身体吃不消。吃喝用度都还够用吗,习惯吗京里来了冷空气,倒春寒凉得很,要不要再给你送几件衣裳你那里冷不冷”

    结果翻过下一页就见玄烨接着在后面解释说上面那行是昨天写的,今天早上朕刚一启程,才走了一半,就突然刮起了东南风,倾盆大雨兜头就下来了。

    “继之大雪纷飞,寒冷至极,是日夜即停止。”

    玄烨道他在帐篷里最挂心的就是外面的牲畜,它们不像士兵一样可以到帐篷中御寒取暖,这么刮一夜,只怕要被雨雪冻坏了。

    说得沈菡也跟着紧张起来,随军的牲畜都是有用的,真冻坏了可麻烦了。

    赶紧往下看

    “所幸十六日晨起查看,牲畜安然无恙,幸所备坚固且迅速。”

    又在后面写,这件事已经过去了,朕写来只是叫你知道,你就不要担心了。

    看得沈菡不自觉一笑“那你写来做什么啊,真是”

    除了玄烨的信件,胤禛和胤祥也各有书信寄回,信中都报了平安,简单说了这一路上的见闻,又问家中额娘姊妹和太后可好

    沈菡细细看过,逐一写下回信,交给驿马带回。

    紫禁城那边也又有八百里加急送出,听说太子那边也有许多亟待禀奏的大事,又是要往前线运送军粮和战马,还要处理云南四川两省乡试的事。

    之前宁古塔那边还遭了灾,急需赈济。

    季纶“奴才回来之前打听得说是送往宁古塔的粮车已经送出去了,首队已经到了宁古塔,只是送回来的消息晚了些。”

    沈菡点点头,看来太子处理政务的能力还是很好的。也对,毕竟是玄烨手把手教了这么多年的,若半点儿能力没有,玄烨也不可能放心将朝政尽数交托。

    毓庆宫里,自从大军离京,胤礽就再也没能好好休息过。每日都是天不亮起来理事,直到子时方能歇下。

    睡也睡不踏实,天不亮又得起来,和已经在毓庆宫前院等着的群臣议事。

    先议的自然还是前线的事,如今朝廷里什么事情都比不得远征在外的大军要紧。

    大学士阿兰泰“之前万岁传旨让送去的三千匹马已经备齐,再过两日即可启程。”

    胤礽点头“知道了。”

    这匹马备得不易。

    之前玄烨突然发信回来说缺三千匹马,可愁坏了太仆寺。

    太仆寺少卿佛保实话禀报太子,说如今太仆寺孳生的牧群马匹虽然共计有二万九千余匹,但其中可以乘坐的飘骟骡马、四岁小马总共只有近两千匹。

    “况且现在正值春季,马匹都还没来得及上膘,若是取用这一批马,臣恐等他们到阵前之时,会愈加消瘦”

    到时候不但皇上没法用,还白白浪费了一批好马。

    胤礽思量过后觉得这确实是个大问题,前线一但有军马需求,肯定就是急用,如果朝廷没有预先预备好的马匹,就无法及时支援前线。

    胤礽召集了大学士阿兰泰等人商议“四月里青草萌发,诸马上膘”

    胤礽觉得不若在迁太仆寺在此两千匹马匹之外,再行挑选额外的马匹,另立牧群,寻找水草盛地,好生放牧,让这些马尽早肥壮起来,以便备用。

    “则以后前线再有急用,可以即刻从放牧地送去。”

    群臣都觉得有理,不过这都是之后的安排了,现在当务之急是怎么把皇上急用的这三千匹马先送去。

    胤礽又问牧场的侍卫常山、尚书马齐和内务府总管大臣多弼“上驷院现存的马匹有多少”

    乌雅多弼是沈菡的堂伯叔,自从沈菡接掌内务府大部分事务后,两人打过不少次交道。

    多弼恭敬地对沈菡道“臣已回禀太子,如今五处御马圈及翁山一馆,每馆圈驽马及可用马各二百匹;海子六馆,每馆圈驽马各一百匹。太子的意思是五处御马圈各留一百零四匹,翁山馆留下一百五十匹,其余的从三月二十日起都赶到海子青草牧场那儿去放牧,以备不时之需。”

    上驷院是归内务府管的,这和前朝太仆寺那边不是一个体系,前朝后宫都知道现在内务府实际上是归皇后管的,太子要调上驷院的马,自然要让人来支会一声。

    沈菡并没有为难,她取出之前玄烨交给她的内务府印信“太子这是老成谋国之言,皇上在外征战劳心竭力,咱们很该替皇上未雨绸缪,把这些事料理好。”

    言下之意,太子这办得都是大事,沈菡不希望内务府与太子为难。

    多弼“是。”

    沈菡又问这匹马调过去,草料可还需要内务府继续供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