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自己真诚有办法:不明白什么是善就不能够使自己真诚。    “真诚是上天的原则,追求真诚是做人的原则。天生真诚的人,不用勉强就能做到,不用思考就能拥有,自然而然地符合上天的原则,这样的人是圣人。努力做到真诚,就要选择美好的目标执著追求:

    “广泛学习,详细询问,周密思考,明确辨别,切实实行。

    “要么不学,学了没有学会绝不罢休;要么不问,问了没有懂得绝不罢休;要么不想,想了没有想通绝不罢休;要么不分辨,分辨了没有明确绝不罢休;要么不实行,实行了没有成效绝不罢休。别人用一分努力就能做到的,我用一百分的努力去做;别人用十分的努力做到的,我用一千分的努力去做。

    “如果真能够做到这样,虽然愚笨也一定可以聪明起来,虽然柔弱也一定可以刚强起来。

    注释

    (1)哀公:春秋时鲁国国君。姓姬,名蒋“哀”是谥号。

    (2)布:陈列。方:书写用的木板。策,书写用的竹简。

    (3)其人:指文王、武王。

    (4)息:灭,消失。

    (5)敏:勉力,用力,致力。

    (6)蒲卢:即芦苇。芦苇性柔而具有可塑性。

    (7)杀(shai):减少,降等。

    (8)昆弟:兄和弟,也包括堂兄堂弟。

    (9)九经:九条准则。经,准则。

    (10)体:体察,体恤。

    (11)子庶民:以庶民为子。子,动词。庶民,平民。

    (12)来:招来。百工:各种工匠。

    (13)柔远人:安抚边远地方来的人。

    (14)怀,安抚。

    (15)劝:勉力,努力。

    (16)谗:说别人的坏话,这里指说坏话的人。

    (17)盛,多。任使:足够使用。

    (18)时使:指使用百姓劳役有一定时间,不误农时。薄敛:赋税轻。

    (19)省:视票。试,考核。

    (20)既(xi):即“饩”指赠送别人粮食或饲料。禀:给予粮食。称:符合。

    (21)矜:怜悯,同情。

    (22)继绝世:延续已经中断的家庭世系。

    (23)举废国:复兴已经没落的邦国。

    (24)持:扶持。

    (25)朝聘:诸侯定期朝见天子。每年一见叫小聘,三年一见叫大聘,五年一见叫朝聘。

    (26)豫:同“预”

    (27)跲(jia):说话不通畅。

    (28)这一段与孟子-离娄上中一段基本相同。到底是中庸引孟子还是孟子引中庸,不好断定。张岱年先生中国哲学史料学认为是孟子引中庸。

    (29)弗措:不罢休。弗,不。措,停止,罢休。

    <b>读解</b>

    这一章是中庸全篇的枢纽。此前各章主要是从方方面面论述中庸之道的普遍性和重要性,这一章则从鲁哀公询问政事引入,借孔子的回答提出了政事与人的修养的密切关系,从而推导出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三种德行、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最后落脚到“真诚”的问题上来,并提出了做到真诚的五个具体方面。本章以后各章,就是围绕“真诚”的问题而展开的了。

    回到本章的内容来看,首先谈的是政治问题。直到20世纪80年代明确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中国社会一直是一个政治型的社会,政治在社会生活中具有头等重要的地位,也是儒学具有头等重要的话题。孔子把政治比作芦苇,取的是它的可塑性。意思是说:什么样的人执政,就会有什么样的政治。尧舜禹汤文武执政,于是有仁政;纣王执政,于是有酒池肉林;始皇执政,于是有焚书坑懦;太宗执政,于是有贞观之治;希特勒执政,于是有法西斯主义。如此等等,不一而足。所以,孔子提出“为政在人”的问题,强调执政者的修养。这与毛泽东时代提出培养“无产阶级革命事业接班人”我们今天要求选拔“跨世纪的领导干部”虽然在人的素质内涵上已有根本的不同,但在对执政者修养的要求问题上却是有相通之处的。

    关于天下人共有的五项伦常关系,除了因进入民主时代而再无君臣关系外,其它几项关系都依然是与我们血肉相连而不可分割的,也都是需要我们正确处理而不可忽视的。至于处理这几项关系的三种德行,智、仁当然是不言而喻的,倒是“知耻近乎勇”一点,值得我们补上两句。俗话说:“羞耻之心,人皆有之。”孟子说:“羞耻之心对于人至关重要!搞阴谋诡计的人是不知道羞耻的。不以自己不如别人为羞耻,怎么能够赶得上别人呢?”(孟子-尽心上)也就是说,知道羞耻是赶上别人的重要条件之一。个人是这样,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也是这样,所以,我们以“毋忘国耻”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究其实质,正是因为“知耻近乎勇”一个人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勇于改正错误,勇于弥补自己的不足,迎头赶上别人,从而免于羞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知道羞耻,才能够发愤图强,富国强兵,富民兴邦,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这就是“知耻近乎勇”的道理所在。

    关于治理天下国家的九条原则,方方面面,实际上是大学里提出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几个阶段的具体展开。是实用的统治学理论。值得我们特别注意的是“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的思想。这与孔子所说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论语-卫灵公)相近,都是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或者说是“不打无准备之仗”的思想,具有深刻的哲学内涵,值得我们贯彻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不仅仅适用于政治范畴。

    最后说到如何做到真诚的问题。“择善固执”是纲,选定美好的目标而执著追求。“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是目,是追求的手段。立于“弗措”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则都是执著的体现。“弗措”的精神,也就是荀子-劝学里的名言“锲而舍之,朽木不折;楔而不舍,金石可镂”的精神;“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的态度,也就是俗语所说的“笨鸟先飞”的态度,龟兔赛跑的寓言里那获胜的乌龟的态度。其实,无论是纲还是目,也无论是精神还是态度,都绝不仅仅适用于对真诚的追求,举凡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抓住这样的纲,张开这样的目,坚持这样的精神与态度,有什么样的困难不能克服,有什么样的成功不能取得呢?

    总而言之,本章内容丰富而涵盖面广,几乎涉及到大学格、致、诚、正、修、齐、治、平的各个环节,特别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