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章二十六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汉、晋以及隋,有的称先师,有的称先圣、宣尼、宣父。

    唐朝谧号文宣王,宋加上圣号,元又加上大成号。

    明太祖入江淮府,首先拜孔子庙。

    洪武元年二月,下诏在国学用太牢祭祀孔子,仍派遣使者到曲阜举行祭祀。

    临出发时告论说:“仲尼的道义,广大悠久,与天地并存。

    据有天下的帝王,无不恭敬地举行祭祀事务。

    我身为天下君主,希望大大昌明教化,来实行先圣的道术。

    如今既然在大学举行祭祀先圣先师的礼仪,仍派你们到阙里举行祭祀事务,你们要恭敬行事。”又规定制度,在每年仲春、仲秋的上丁日,皇帝降香,派官员在国子学祭祀。

    以丞相行初献礼,翰林学士行二献礼,国子祭酒行三献礼。

    祭期之前,皇帝沐浴更衣,戒绝嗜欲。

    献官、陪祀、执辜官都行不御不乐不吊的散斋两天,清身洁心的致斋一天。

    祭祀的前一天,皇帝穿皮弁服,驾临奉天殿降香。

    到了祭祀日,献官举行祭礼。

    三年,下诏革除众神封号,只有孔子的封爵依旧。

    而且命令曲阜神庙,每年官府给予祭牲彩帛,使衍圣公供奉祭祀事务。

    四年,礼部上奏议定仪节用品。

    改以前规定的篷豆用八为十,篷要用竹制成。

    所用盛黍稷稻粱的篮簋登钏以及豆,最初用木制的,全部换为瓷制。

    祭牲改用煮熟的。

    奏乐的六十人,舞蹈的四十八人,领舞的二人,共一百一十人。

    礼部请求挑选京城百姓中秀丽的充任乐生、舞生。

    太祖说;“乐舞是学者的事情,何况祭祀先圣先师是用来尊崇孔子的。

    应选择国子生以及公卿子弟在太学学习的人,预先教授他们。”五年,罢除孟子拊祭。

    过了一年,皇帝说:“孟子辨明异端,排除邪说,发扬昌明孑l子道术,像以前一样拊祭。”七年二月上丁日,日食,改用第二个丁日。

    洪武十五年,新建太学完工。

    庙建在太学束面,中间是大成殿,左右两庶,前面是大成门,门的左右列了二十四戟。

    门外东面是牺牲厕,西面是祭器库,再前面为灵星门。

    自开始营建以来,皇帝数次驾临视察。

    到这时落成,派官员举行祭祀。

    皇帝既已亲自去奠祭先圣先师,又下诏天下共同祭祀孔子,并颁布奠祭先圣先师的制度。

    凡是府州县学,篷豆用八,器物牲牢,都比园子学减少。

    献酒的三次礼仪相同,孔子的十个弟子在两庶行一献礼。

    祭祀时,各自用正职官员奉行,有布政司就由布政司官主祭,分别祭献就用本太学学宫以及老成儒士充任。

    每年春、秋第二月上旬的丁日祭祀。

    当初,国子学主持祭祀的派遣祭酒官,后来派遣翰林院官,然而祭酒初上任,必定派遣祭祀一次。

    十七年,下令每月朔日和望日,祭酒以下举行入学祭奠先师礼,郡县长官以下到学宫上香。

    洪武二十六年,向天下颁布大成乐。

    二十八年,因行人司副官杨砥进言,罢除汉扬雄陪祀,增加董仲舒。

    三十年,因为国子学孑l子庙狭窄,命令工部改建,构制规模都是皇帝规划的。

    大成殿门各有六楹,灵星门三楹,东西庶七十六楹,神厕、神库都是八楹,宰杀祭牲的地方是六楹。

    永乐初年,在太学束面建庙。

    宣德三年,因万县训导李译进言,命礼部考正陪祀先贤的名位,颁布告示天下。

    十年,慈利教谕蒋明请求祭祀元代儒士昊澄。

    大学士杨士奇等人说应当陪祀,皇帝听从了。

    正统二年,以宋儒胡安国、蔡沈、真德秀陪祀。

    三年,禁止天下在释、老宫祭祀孔子。

    孔、颜、孟三氏的子孙教授裴侃说:“天下文庙只根据传道来排列位次。

    阙里的孔子家庙,应该端正父子关系,来作为排列先后的常道。

    颜子、曾子、子思是儿子,在殿庭配享。

    无繇、子皙、伯鱼是父亲,在走廊侧房陪祀。

    并非只是名分不正,恐怕神自己也不会安心。

    何况叔梁纥在元代已经追封为启圣王,在大成殿西建殿崇拜奉祀,而且颜、孟的父亲都封公,祇有伯鱼、子皙仍封侯,请求追封公爵,与颜、孟的父亲都配享于启圣王殿。”皇帝命礼部施行,接着议论给伯鱼、子皙加封号。

    成化二年,追封董仲舒为广川伯,胡安国为建宁伯,蔡沈为崇安伯,真德秀为浦城伯。

    十二年,皇帝听从祭酒周洪谟的建议,增加乐舞为八佾,篷豆各焉十二件。

    弘治八年,追封杨时为将乐伯,陪从祭祀,位置次于司马光。

    九年,增加乐舞至七十二人,如同天子的礼制。

    十二年,阙里孔庙焚毁,敕令有关部门重建。

    十七年,庙建成,派遣大学士李束阳祭告,并刻石树立御制碑文。

    正德十六年,下诏有关部门改建在衢州的孔氏家庙,官府供给钱,督办工程。

    命令博士孑l承义奉杞。

    嘉靖九年,大学士张璁说:“孔子祭祀典礼,有应当更正的地方。

    叔梁纥是孔子的父亲,颜路、曾皙、孑l鲤是颜渊、曾参、子思的父亲,三个儿子在庙庭配享,叔梁纥及各位父亲却在两庶陪祀,推究圣贤的心又怎能安适?请在大成殿后,另外建房祭祀叔梁纥,而以颜路、曾皙、孔鲤配享。”皇帝认为正确,于是说:“圣人尊天与尊亲相同。

    现今用篷豆十二件,祭牲用犊,全部是用来祭祀天的礼仪,也不是正礼。

    他的谧号、锈有日月星辰图案的礼服都应改正。”张璁顺着皇帝意思说:“孔子宜称先圣先师,不称王。

    祭祀的房屋宜称庙,不称殿。

    祭祀适宜用木制牌位,他的塑像应该毁掉。

    篷豆用十件,乐用六佾。

    配享者爵位为公侯伯的封号应该削除,只称先贤先儒。

    所陪祀的申党、公伯寮、秦冉等十二人应该罢除,林放、蘧瑗等六人应该各自在其乡里祭祀,后苍、玉乃、欧阳修、胡瑗、蔡元定应该陪祀。”皇帝命令礼部会同翰林众臣议论。

    编修徐阶上疏陈述改易称号毁掉塑像不可行。

    皇帝发怒,贬谪徐阶的官职,于是御制正孔子祀典说,大略说,孔子以为鲁僭越王礼是不对的,难道肯自己僭越天子的礼仪吗?又作正孔子祀典申记,都交付给史馆。

    张璁于是作正孔子庙祀典或问上奏。

    皇帝以为议论详细正确,并令礼部集体议论。

    于是御史黎贯等人说:“圣祖当初订正祭祀典礼,天下五岳四演众神都削去封号,只有先师孔子如故,确实有深意。

    陛下怀疑孔子的祭祀,上与祭祀上天的礼仪相比拟。

    孔子的不可及,像上天不可登阶而升,即使比拟于天,也不为过。

    自从唐尊孔子为文宣王,已经使用天子礼乐。

    宋真宗曾经想封孔子为皇帝,有人说周只称王,不应当加帝号。

    而罗从彦所论,增加帝号也可以。

    到了周敦颐便认为万世无穷,以王礼祭祀孔子,邵雍则认为仲尼以万世为王。

    论辩孔子不应当稻王的人,只有昊澄一人罢了。

    诚恳希望皇上广泛地考察众人的言论,务求最恰当。”当时黎贯疏中说:“没有什么比天地更尊贵的,也没有什么比父亲和老师更尊贵的。

    陛下敬天尊亲,不应单独怀疑孔子的王号是僭越。”皇帝因此大怒,怀疑黎贯藉此来斥责他追尊亡父的错误,谴责他为奸恶,下交司法部门会同审讯,削夺了他的官职。

    给事中王汝梅等人也极力说不该削去王号,皇帝都斥责为谬论。

    于是礼部会同众臣议论:“人以圣人为最崇高,圣人以孔子为最崇高。

    宋真宗称孔子为至圣,他的意思已经齐备。

    现今应在孔子神位上题写至圣先师孔子,去掉他的王号以及大成、文宣的称号。

    改大成殿为先师庙,大成门为庙门。

    他的四位配享弟子称复圣颜子、宗圣曾子、述圣子思子、亚圣孟子。

    十位贤哲弟子以下凡是入门了的弟子,都称先贤某子。

    左丘明以下,都称先儒某子。

    不再称公侯伯。

    遵循圣祖首先定下的南京国子监规格形制,制造木头神位。

    接着拟定大小尺寸,著录为定式。

    他的塑像,立即下令撤除。

    春秋祭祀,遵循建国初的旧有制度,十篷十豆。

    天下各学官,八篷八豆。

    乐舞只用六佾。

    凡是学校另立一祠,中间的叔梁纥题写为启圣公孔氏神位,以颜无繇、曾点、孔鲤、孟孙氏配享,都称先贤某氏。

    至于陪祀的贤人,不可不考察得失。

    申党就是申根,改动去掉一个。

    公伯寮、秦冉、颜何、苟况、戴圣、刘向、贾逵、马融、何休、王肃、王弼、杜预、昊澄罢除祭祀。

    林放、蘧瑗、卢植、郑众、郑玄、服虔、范奎在各自的家乡祭祀。

    后苍、王通、欧阳修、胡瑗应该增入。”皇帝命令全部按议论实行。

    又因行人薛侃的建议,增加陆九渊陪祀。

    最初,洪武年问,司业宋濂请求去掉塑像设置神位,礼仪乐章多有更改,太祖不答应。

    成、弘年问,少詹程敏政曾说马融等八个人应当除去。

    给事中张九功推演论说此事,并请求罢除荀况、公伯寮、蘧瑗等人,而增加后苍、王通、胡瑗。

    被礼官周洪谟拒绝而停止。

    到这时,因张璁极力主张,众人不敢违背。

    毁掉塑像大约是用了宋濂的说法,先贤的去留,大略如同张九功所说。

    增入欧阳修,那是因为宋代争议濮王的地位.即濮议的缘故。

    第二年,国子监建成启圣公祠。

    依从尚书李时的建议,春秋祭祀,与文庙在同一天。

    篷豆牲帛比照祭祀孔子的四位配享子弟,东西的配享位置比照孔子的十位贤哲弟子,陪祀的先儒程晌、朱松、蔡元定比照两厅的从祀者。

    辅政大臣代帝王在文庙祭祀,则祭酒在启圣祠祭祀。

    南京,祭酒在文庙祭祀,司业在启圣祠祭祀。

    于是定下制度,殿中先师孔子面向南,四位弟子配享东西向。

    稍后是十位贤哲弟子:闵子损、冉子雍、端木子赐、仲子由、卜子商、冉子耕、宰子予、冉子求、直王偃、颛孙子师都东西向。

    两庶从祀:先贤澹台灭明、宓不齐、原宪、公冶长、南宫适、高柴、漆雕开、樊须、司马耕、公西赤、有若、琴张、申根、陈亢、巫马施、梁鲢、公皙哀、商瞿、冉孺、颜辛、伯虔、曹恤、冉季、公孙龙、漆雕哆、秦商、漆雕徒父、颜高、商泽、壤驷赤、任不齐、石作蜀、公良孺、公夏首、公肩定、后处、郑单、奚容葳、罕父黑、颜祖、荣旃、秦祖、左人郢、句井疆、郑国、公祖句兹、原亢、县成、廉洁、燕伋、叔仲会、颜之仆、邦巽、乐欺、公西舆如、狄黑、孔忠、公西藏、步叔乘、施之常、秦非、颜啥,先儒左丘明、公羊高、谷梁赤、伏胜、高堂生、孔安国、毛苌、董仲舒、后苍、杜子春、王通、韩愈、胡瑗、周敦颐、程颢、欧阳修、邵雍、张载、司马光、程颐、杨时、胡安国、朱熹、张拭、陆九渊、吕祖谦、蔡沈、真德秀、许衡共九十一人。

    隆庆五年,以薛坛从祀。

    万历年间,以罗从彦、李侗从祀。

    十二年,又以陈献章、胡居仁、王守仁从祀。

    二十三年,以宋周敦颐父周辅成从祀启圣祠。

    又定于每年二月、八月上旬丁日到殿上传达制命,派遣大臣祭祀先师及配享位众人。

    孔子的十位贤哲弟子派翰林官,两庶派国子监官员各二人分别祭献。

    每月朔日,与每科进士举行奠祭先圣先师礼。

    司府州县卫学各提调官举行祭礼。

    祭牲用少牢,奏乐如太学0京府以及附属府县学,只举行祭奠先圣先师礼。

    崇祯十五年,因左丘明由圣人亲自传授经义,改称先贤。

    同时改宋儒周敦颐、程颢、程颐、张拭、朱熹、邵雍六子也称为先贤,位次在七十子之下,汉、唐众儒生之上。

    然而仅有国学更换了,阙里庙庭以及天下学宫没有来得及颁布实行。

    旗纛的祭祀有四。

    第一,洪武元年,礼官上奏:“军队出行应当祭祀的旗纛,旗称牙旗。

    黄帝出车歌诀说:‘饰以象牙的主帅旗帜,是将军的精神,是全军面貌的体现。

    凡是开始树立牙旗,必定在单日祭祀。

    ’纛,说的是旗头。

    太白阴经说:‘大将中营建纛旗。

    天子六军,所以用六个旗纛。

    耗牛尾制成,树在车辕左边那匹马的前面。

    ’唐、宋以及元朝都有旗纛的祭祀。

    现在应该在京城设立庙宇,春天在惊垫日,秋天在霜降日,派遣官员举行祭祀。”于是命令在都督府所在地的后面建庙,以都督为祭献官员,在神位牌上题为军牙之神、六纛之神。

    七年二月,下诏令皇太子率领诸王到阖武场去祭祀饰有乌羽的旗帜,设七个祭坛,行三献礼。

    后来停止春祭,只是霜降日在教场祭祀。

    第二,年终祭享皇帝祖庙的日子,在承天门外祭祀旗纛。

    第三,旗纛庙在山川坛左边。

    最初,旗纛与太岁众神在城南一起祭祀。

    九年,另外建庙。

    每年八月,天子亲自祭祀山川的那一天,派旗手卫官行礼。

    正神祭祀有,旗头大将、六纛大将、五方旗神、主宰战船正神、金鼓角镜炮神、弓弩飞枪飞石神、阵前阵后神只五昌等众神,共七位,共祭一坛,面向南。

    皇帝穿皮弁,驾临奉天殿降香。

    献官供奉进行祭祀。

    祭祀物品比照祭先农,帛七束,黑色二束、白色五束。

    痉毛血、望祭与燎祭,与祭祀风云雷雨众神相同。

    祭祀完毕,在地上放六个酒器杀六只雄鸡,滴血祭祀。

    笫四,永乐以后,有神旗的祭祀,专门祭祀火雷神。

    每个月的朔日、望日,神机营提督官在教场祭祀。

    祭牲用少牢。

    凡是旗纛都藏在内府,祭祀便设上。

    诸侯王国祭祀旗纛,就派遣武官穿军装行礼。

    天下的卫所在办公官署后设立庙宇,以指挥使为初献官,僚属官为亚献官、终献官。

    祭祀物品比京城有所减少。

    洪武二年定下制度,年终腊祭,在庙门外共同祭祀。

    八年,礼部奏报:“五祀的礼仪,周、汉、唐、宋不一样。

    现在拟定在正月祭祀户神,在皇宫门左设坛,主管宫门的官员主持祭祀。

    四月祭祀灶神,在皇宫的厨房设坛,光禄寺官主持祭祀。

    六月祭祀中溜之神,在干清官的赤色空地上设坛,内官主持祭祀。

    七月祭祀门神,在午门的左面设坛,主管城门的官主持祭祀。

    十月祭祀井神,在宫内大庖井前面设坛,光禄寺官员主持祭祀。

    四季中每季的首月在祭祀太庙那天,夏六月在土旺日,祭牲用少牢。”皇帝制命同意。

    跟着确定祭祀中溜神在奉天殿外文楼前。

    又定年终在太庙西周屋下将五种祭祀合在一起祭祀,太常寺官举行祭礼。

    洪武二年,皇帝命令祭祀马祖、先牧、马社、马步的神灵,在后湖筑坛。

    礼官说:“周官春天祭马祖,是天驷星;夏天祭先牧,是开始养马;秋天祭马社,是开始乘马;冬天祭马步,这是神降给马灾害。

    隋朝承用周朝的制度,在四季中每季的第二个月祭祀。

    唐、宋沿用。

    现在定于春、秋雨季的第二个月,甲、戊、庚日,派官举行祭祀。

    建立四个坛,乐用时下音乐,行三次献酒礼。”洪武四年,蜀明升献上好马十匹,其中有一匹白色的,长一丈多,不能加鞍鞯与笼头。

    太祖说:“天生的杰出物,必然有神主管它。”命令太常用少牢祭祀马祖,用袋装四百斤沙压上,命令人骑上在苑中游玩,时间长了慢慢温驯。

    皇帝骑着它在清凉山祭月。

    等到归回,十分高兴,赐名飞越峰。

    又命令太常祭祀马祖。

    洪武五年,将众神合祭一坛,一午只是在春天祭祀。

    永乐十三年,在莲花池设立北京马神祠。

    在南京的马神,则由南太仆主持祭祀。

    最初称十庙。

    北极真武在三月三日、九月九日,道林真觉普济禅师宝志在三月十八日,都城隍在八月祭祀帝王后的一天,祠山广惠王张渤在二月十八日,五显灵顺在四月八日、九月二十八日,都由南京太常寺官员祭祀。

    汉秣陵尉忠烈公蒋子文、晋成阳忠贞公卞壶、宋济阳武惠王曹彬、南唐忠肃王刘仁瞻、元卫国忠肃公福寿都在每季首月的初一,岁终,由应天府官员祭祀。

    只有蒋庙又有四月二十六日的祭祀。

    连同功臣庙是十一庙。

    后来又增加四庙:关公庙,洪武二十七年在鸡笼山南面建成,称为汉前将军寿亭侯。

    嘉靖十年订正错误,改称汉前将军汉寿亭侯。

    在每季首月以及年终,由应天府官员祭祀,五月十三日,直立太常寺官员祭祀。

    天妃,永乐七年封为护国庇民妙灵昭应弘仁普济天妃,在正月十五日、三月二十三日,由南京太常寺官员祭祀。

    太仓神庙在二月、八月的十五日,由南京户部官员祭祀。

    司马、马祖、先牧神庙,在二月、八月的中旬,挑选一天由南京太仆寺官员祭祀。

    众庙都用少牢,真武与真觉禅师用素食祭祀。

    左祖既将功臣配享于太庙,又命令另外在鸡笼山立庙。

    评述功臣二十一人,死去的人塑像,活着的空出位置。

    正殿:中山武宁王徐达、开平忠武王常遇春、岐阳武靖王李文忠、宁河武顺王邓愈、束瓯襄武王汤和、黔宁昭靖王沐英。

    用两只羊、两只猪。

    西厢房:越国武庄公胡大海、梁国公赵德胜、巢国武壮公华高、虢国忠烈公俞通海、江国襄烈公昊良、安国忠烈公曹良臣、黔国威毅公呈复、燕山忠愍侯孙兴祖。

    束厢房:郢国公冯国用、西海武庄公耿再成、济国公丁德兴、蔡国忠毅公张德胜、海国襄毅公昊桢、薪国武义公康茂才、东海郡公茅成。

    用羊两只,猎两只。

    在两个廉廊各设一个牌位,总写着“故指挥千百户卫所镇抚之灵”

    用十只羊,十只猎。

    在每季首月以及年终,派遣驸马都尉条祀。

    当初,胡大海等人死后,命令在卞壶、蒋子文的庙宇画肖像。

    等到功臣庙建成,移到那儿祭祀。

    永乐三年,因中山王的功勋德行第一,又命令在正月旦日、清明、中元、孟冬、冬至日派遣太常寺官员在大功坊的家庙祭祀,祭牲用少牢。

    京城所祭祀的是九庙。

    真武庙,永乐十三年建成,以祭祀北极佑圣真君。

    正德二年,改为灵明显佑宫,在海子桥的束面,祭日与南京一样。

    束岳泰山庙,在朝阳门外,于三月二十八日祭祀。

    都城隍庙,在五月十一日祭祀。

    汉寿亭侯关公庙,永乐年问建成。

    成化十三年,又奉敕令在宛平县束面修建庙宇,于五月十三日祭祀。

    都是太常寺官员祭祀。

    京都太仓神庙在太仓修建,由户部官员祭祀。

    司马、马祖、先牧神庙,由太仆寺官员祭祀。

    宋文丞相祠,永乐六年,听从太常博士刘履节的请求,在顺天府学西面兴建。

    元世塑逮,嘉靖年问罢除祭祀。

    都在二月、八月中旬由顺天府官员祭祀。

    洪恩灵济宫,祭祀徐知证、徐知夸。

    永乐十五年,在皇城西面立庙,正月旦日、冬至圣节,内阁、礼部以及内官各一员祭祀。

    生日,礼部官员祭祀。

    弘治年问,大学士刘健等人请求不要派遣内阁大臣祭祀。

    嘉靖年问,改为派遣太常寺官员祭祀。

    荣国公姚广孝,洪熙元年在太庙陪祀。

    嘉靖九年撤除庙祀,移到大兴隆寺祭祀,在皇城西北角。

    后来寺庙焚毁又移到崇国寺祭祀。

    束岳、都城隍用太牢,五庙用少牢,真武、灵济宫用素食祭祀。

    洪武元年,命令中书省到郡县,访求应该祭祀的神只。

    名山大川、圣明帝王、忠臣烈士,凡是有功于国家以及惠爱百姓的,都写进祭祀典册,命令有关部门每年一定时饰祭祀。

    二年,又下诏天下神祇,对百姓常有功德,事迹显著的,即使不祭祀,也要禁止人毁坏撤掉祠堂。

    三年,制定众神封号,凡是后世溢美的称号都革除。

    天下神祠不应进行祭祀典礼的,就是淫祠,有关部门不得祭祀。

    弘治元年,礼科张九功说:“祭祀典礼正,那么人心就正。

    当今朝廷按常例祭祀外,又有释迦牟尼文佛、三清三境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金玉阙真君元君、神父神母,各宫观中又有水官星君、诸天诸帝的祭祀,这不足以为天下效法。”皇帝将奏章下交给礼部,尚书周洪谟等人说:释迦牟尼文佛生于西方中天竺国。

    其教义的根本,以本性为法身,德行与功业为报身,连同真身为三,其实是一个人。

    道家以老子为老师。

    朱熹说遇:“玉清元始天尊既不是老子的法身,上清太上道君又不是老子的报身,设了二像,又不是和老子为一人。

    而老子又自己称上清太上老君,大约是仿照释氏而又失真。”自现在起,凡是遇上皇上的生日,不命令修建吉祥斋坛祈祷,或者遇上丧礼,不命令修建推荐赞扬的斋坛祈祷。

    大兴隆寺、朝天宫都停止派官员祭告。

    北极中天星主紫微大帝,北极五星在紫微垣中。

    正统初年,建紫微殿,设立神像祭告。

    设坛祈祭星辰,是古礼。

    现在却像似人,称它为帝,考察祭祀典籍,确实没有依据。

    雷声普化天尊,道家认为主管五雷,又在六月二十四日为天尊显现的日子,所以每年在这一天派官到显灵宫祭祀。

    风云雷雨,在南郊合在一起祭祀,而山川坛又有秋日祭祀,那么这个祭祀也应当兔除。

    祖师三天扶教辅玄大法师真君,传记上说:“汉张道陵,善于用符治病。

    唐天寅,宋熙宁、大观年问,多次加封号后为正一靖应真君,子孙也有封号。

    朝廷仍沿用正一嗣教真人的封号。”可是宋邵伯温说:“张鲁的祖父张陵、父亲张衡,用符法之术传授他,自己号称师君。”今年以正月十五日是张陵生日,派官到显灵宫祭告,也不合祭祀典礼。

    大小青龙神,记载说:“有位僧人名叫卢,寓居西山。

    有两位童子来侍奉。

    当时长久大旱,童子入潭化为两条青龙,于是下雨。

    后来赐给卢名号叫感应禅师,建寺设像,在潭上另设龙祠。

    宣德年问,建大圆通寺,加上二龙封号,春秋祭祀。”近来连年旱灾,祈祷没有应验,不足以崇拜奉祀已很明显。

    梓潼帝君,记载说:“神姓张名亚子,居住在蜀七曲山。

    在晋做官战死,人们给他立庙。

    唐、宋多次加封至英显王。

    道家称天帝命令梓潼掌管文昌府事务以及人间的福禄寿的簿册,所以元代加封号为帝君,而天f的学校也有建祠堂祭祀的。

    景泰年问,因为京城的旧庙开拓而新建,每年在二月三日的生辰,派官祭祀。”梓潼在蜀显灵,故在蜀建庙祭祀较好。

    文昌六星与它无关,应该下令罢除祭祀。

    在天下学校的祠堂,都下令拆毁。

    北极佑圣真君,是玄武七星宿,后人以它是真君,在下面作龟蛇。

    宋真宗避讳,改i-为真武。

    靖康初年,加封号为佑圣助顺灵应真君。

    图志上说:“真武是净乐王太子,在武当山修炼,功成飞升。

    奉上帝的命令镇抚北方。

    披发赤足,建立皂色军中大黑旗。”这是道家附会的说法。

    我朝御制的碑上称,太祖平定天下,受到很乡神灵暗中保佑,曾在南京建庙尊崇祭祀。

    到太宗靖难,认为神有显灵帮助的功劳,又在京城东北角以及武当山重建庙宇。

    两处京城在每年一定时节和朔日、望日各自派遣官员祭祀,而武当山又有专门官员督办祭祀事务。

    宪宗曾经浇铸铜像。

    现在请求只是遵循洪武年间的旧例,每年三月三日、九月九日用素食,派太常官举行祭祀,其余的都减免停祭。

    崇恩真君、隆恩真君,道家认为崇恩姓萨名坚,西蜀人,宋徽宗时曾跟从王侍宸、林灵素等人学习法术有灵验。

    隆恩,是玉枢火府天将王灵官,又曾经跟从萨坚传习符法。

    永乐年问,因道士周思得能传灵官法,于是在禁城西面建天将庙以及祖师殿。

    宣德年问,改大德观,封二真君。

    成化初年改为显灵宫。

    每年换袍服,花费很多。

    近来祈祷没有应验,也应当罢除免祭。

    金阙上帝、玉阙上帝,有记录说:“闽县灵济官祭祀五代时徐温的儿子徐知证、徐知谤。

    我朝御制的碑文称太宗曾经生病,祈祷神灵就应验,于是大肆整新闽地庙宇,春秋祭祀。

    又在京城立庙,加封金阙真君、玉阙真君。

    正统、成化年间,多次加封号为上帝。

    朔日、望日、时令节日都派官祭祀,及时以时鲜的食品进献,四时换袍服。”神的世系事迹,本来差别不大,他的僭越名号应更正,妄自浪费也应节省。

    神父圣帝、神母元君以及金玉阙元君,就是二徐父母,及其配享。

    宋封他的父亲齐王为忠武真人,母亲田氏为仁寿仙妃,配享的都是仙妃。

    永乐到成化年问,多次加封至现今的称号,也应削去封号宠除祭祀。

    束岳泰山神,泰山是五岳之首,庙在泰安州的山下。

    又于每年在甫郊以及山川坛都有合于一处祭祀的礼仪。

    现今朝阳门外有元代的束岳旧庙,我朝因袭而不废。

    既已在境内专门祭祀,而且在郊外坛上合于一处祭祀,那么这座庙的祭祀,实在是繁复遇滥。

    京城都城隍神,原来在顺天府西南,以五月十一日作为神的诞辰,所以这一日以及节气时令都派官祭祀。

    城隍神,不是人鬼,怎么会有诞辰?何况南郊秋天祭祀都已合于一处祭祀,那么诞辰以及节气时令的祭祀都不合适,凡是这些都应当罢除免祭。

    奏议上呈,于是命令修建斋坛,派官祭告,连同束岳、真武、城隍庙、灵济宫的祭祀,都依旧。

    二徐真君以及他的父母妻子革除帝号,仍用旧封号,冠袍等物换回烧毁,其余的按议定的施行。

    按照祭祀典籍,太祖时,应天祭祀陈乔、杨邦火、姚兴、王铁,成都祭祀李冰、文翁、张咏,均州祭祀黄霸,密县祭祀卓茂,松江祭祀陆逊、陆抗、陆凯,龙州祭祀李龙迁,建宁祭祀谢夷甫,彭泽祭祀狄仁杰,九江祭祀李黼,安庆祭祀余阙、韩建之、李宗可。

    宣宗年间,高邮祭祀耿遇德。

    英宗年间,豫章祭祀韦丹、许逊,无锡祭祀张巡。

    宪宗时,崖山祭祀张世杰、陆秀夫。

    孝宗时,新会祭祀宋慈元杨后,延平祭祀罗从彦、李侗,建宁祭祀刘子翠,乌撒祭祀潭渊,庐陵祭祀文天祥,婺源祭祀朱熹,都昌祭祀陈潞,饶州祭祀江万里,福州祭祀陈文龙,兴化祭祀陈瓒,湖广祭祀李芾,广西祭祀马慨。

    武宗时期,真定祭祀颜杲卿、颜真卿,韶州附带祭祀张九龄的儿子张拯,沂州祭祀谙葛亮,萧山祭祀游酢、罗从彦。

    他们都是历代的著名大臣,事迹显著。

    地方守土大臣题名奏请,礼官议论答复,事情都如实地记载,年月可以考查。

    至于明代大臣与前代历史上的名臣相媲美的,或者因为功勋,或者因为学识品行,或者因为守正不阿的操守,或者因为死于国事,在志书上记载,刻在碑碣雕版上,不能一一述说。

    大的有鄱阳湖忠臣祠祭祀丁普郎等三十五人,南昌忠臣祠祭祀趟德胜等十四人,太平忠臣庙祭祀花云、王鼎、许瑗,金华忠臣祠祭祀胡大海,都是太祖自己制定典礼。

    这以后,通州祭祀常遇春,山海关祭祀徐达,苏州祭祀夏原吉、周忱,淮安祭祀陈坛,海州卫祭祀卫青、徐安生,甘州祭祀毛忠,榆林祭祀余子俊,杭州祭祀于谦,萧山祭祀魏骥,汀州祭祀王得仁,广州祭祀杨信民、毛吉,云南祭祀沐英、沐晟,贵州祭祀顾成,庐陵祭祀刘球、李时勉,广信祭祀邓颐,宝庆祭祀贺兴隆,上杭祭祀伍骥、丁泉,庆远祭祀叶祯,云南祭祀王樟、昊云,青田祭祀刘基,平阳祭祀薛管,杭州祭祀邹济、徐善述,金华祭祀章懋,都是众所周知的,清晰可考。

    其它郡县山川龙神忠烈的人,以及祈祷有灵验而祭祀的,会典上的记载,尤其详备。

    泰厉坛祭祀没有人祭祀的鬼神。

    春秋传说“鬼有所归之处,缆不会作恶”这就是它的道义。

    祭法,王祭祀帝王无后嗣的鬼,诸侯祭祀诸侯无嗣的鬼,大夫祭祀大夫无后嗣的鬼。

    士丧礼“有疾病向鬼祈祷”郑注称“汉时民间都在秋天祭祀厉鬼”那么这种祭祀上下通行,然而后世都不举行。

    洪武三年定下制度,京城祭祀帝王无后嗣的鬼,在玄武湖中设坛,每年在清明以及十月朔日派官员祭祀。

    祭期前七天,檄告京城城隍。

    祭祀那天,在坛上设京省城隍神位,没人祭祀的鬼神等位放于坛下东西两面,用三只羊、三只猎、三石米饭。

    诸侯王国祭祀诸侯没人祭祀的鬼,府州祭祀郡里无人祭祀的鬼,县襄祭祀县中没有人祭祀的鬼,都在城北设坛,如京城一年两次祭祀。

    乡里祭祀乡里役人祭祀的鬼。

    后来规定郡县、乡里的役人祭祀的鬼神,都在清明日、七月十五日、十月朔日祭祀。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