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十章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p;   “除了皇后外,朕这些日子最常想起的便是宜妃,每回瞧见你,就仿佛瞧见了她,她的刚烈、她的委屈、她的郁郁寡欢”他又叹口气。“朕怎么忍心让你步上你母亲的后尘有她一个人恨朕就够了,不需要再加上你。”

    他轻抚女儿的发。“瞧这头发绞成这样,都丑了。”他的表情有丝不满。

    她微微一笑。“能长的。”

    他也浅笑回应。“你与你娘一个样儿,做起事来都这样决绝,不过这样也好,没你这样做,朕还真不知道要怎么处里你与索冀礼和瞿溟的事。”

    她含笑说:“儿臣就是不想父皇让为难,才想出这个法子。”

    若是因瞿溟的关系而让父皇废了她与索冀礼的婚姻,不只索冀礼不服,恐怕连朝野上下都要议论纷纷,令父皇难做人,瞿溟也脱不了罪。

    所以,她只得心一横,想出这个法子,也算一劳永逸,外面的人只当是她与索冀礼不和,所以出家为尼,这样也不致累及瞿溟。

    至于那些心存怀疑的人,就让他们怀疑吧!那些风言风语她从不在意,只要不让父皇为难,不连累瞿溟,她什么都不在乎。

    “你这法子好归好,可事先也该通知父皇一声,让父皇有个心理准备。”他颇有微词,当初听到太监匆忙来报,说公主绞了发,他震惊的一口气差点就喘不过来。

    幸亏他脑子转得快,顺水推舟地下了旨,否则这事还真难办啊!

    “那时,骑虎难下,怎么会有时间告知父皇?”她幽然地叹口气。“儿臣当时与父亲才谈过话,心乱如麻、忐忑不安,心底已做了最坏的打算,这法子是临时想出来的,是险招,只盼父亲能瞧在儿臣的面上,别降罪瞿溟,再怎么说,他都是因为儿臣才惹祸上身的。”

    当时朝中已有声浪表示她与将军不睦是起因于瞿溟,还说瞿溟蛊惑她,罪大恶极,该打入大牢受审,她听得是胆战心惊、冷汗直流,怕自己再慢一步,便救不了他。

    她与索冀礼会走到这一步,与瞿溟根本无关,她是无论如何都要保他周全的。

    “这些都过去了,你过得好,父皇便安心了。”他靠着坐垫闭起双眼,身体有些撑不住。

    凤翎紧握父皇的手,控制着不让自己落泪。“儿臣来见父皇是盼能为父皇分个忧。”

    他马上睁开眼。“什么意思?”

    “这是儿臣在庵里想到的,若到时真起变数,这法子起码能保太子一命。”她蹙着眉,压低声音。

    “说。”他的语气急促。

    她低声说出自己的想法,皇上拢着眉细听着,最后轻叹口气。

    “也只能这样做了,希望这法子没有用上的一天”他疲乏地揉着眉心。

    “父皇安歇吧!”她紧锁着眉头,一颗心直揪着。

    “不用担心朕。”他拍拍她的手安抚道:“朕还顶得住,叫瞿溟进来吧!没听见他亲口答应会好好照顾你,朕是没法安心的。”

    凤翎顺从地点了头,往殿外走去,皇上倦乏地闭上眼。

    瞿溟见她出来,马上上前,她奔入他的怀中,心慌地道:“父皇怕是撑不了多久了”她流下泪,双手紧攀着他。

    他拥紧她,不知道要说什么安慰的话,浓眉拢聚,内心也是感到一阵惆怅。

    “父皇要见你。”她低语着,伸手拭去泪水,不想让父皇瞧见。

    他温柔地抹去她的泪痕。“我这就去。”

    她颔首,试着平复自己激动的心情。

    两人一起走进殿内,皇上听见脚步声而撑开眼,疲惫地唤道:“瞿溟。”见他要行礼,他马上道:“免了这些吧!”他摆摆手。

    在瞧见皇上苍老无力的模样,瞿溟的眉心不由得紧紧纠结起来,比起两个月前,皇上的精神又更差了。

    皇上微扬嘴角。“朕真是累了。”他长叹一声。“瞿溟,朕的宝贝女儿就交给你了,可不许你让她受半点委屈。”

    “皇上请放心,公主不会受到任何委屈的。”瞿溟肯定地给予保证。

    皇上笑了。“朕知道自个儿的女儿,也知道你,你是不可能会让她受委屈的,就怕你宠坏了她。”

    “父皇。”凤翎晕红了脸嗔道。

    他呵呵笑着。“不过你放心,朕这个女儿是人敬她三分,她敬人五分。”

    瞿溟扬起淡笑。“属下知道。”他低头望着她,眼神温柔似水。

    凤翎的脸蛋更是嫣红一片。

    皇上看着他俩,心中的一块大石终于放下,随即疲弱地闭上眼,能做的他都做了,其他的便看子孙们的造化了。

    ***

    朕应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奈起自寒微,无古人之博知,好喜恶恶,不及远矣。今得万物自然之理,其奚哀念之有!

    皇太孙允孝友,天下归心,宜登大位。内外文武臣僚同心辅正,以安吾民。丧祭仪物,毋用金玉。孝陵山川因其故,毋改作。

    天下臣民,哭临三日,皆释服,毋妨嫁娶。诸王临国中,毋至京师。诸不再令中者,推此令从事。

    洪武三十一年润五月,七十一岁的明太祖崩于西宫。

    朱允于洪武三十一年五月继位,改元建文,诏举人才,革冗员、行宽政。

    而后在八月用齐泰、黄子澄建议,废削了周王;第二年四月,又一连废削了四个藩王,并下诏责让燕、逮王府官僚。

    “唉”凤翎叹口气。

    “怎么了?”瞿溟忧心的询问。

    凤翎摇摇头。“没什么,只是想到皇上如此急切的削藩,并非明智之举。”

    瞿溟颔首,当今皇上这样做是太过激进了些,才一年间,便削去了这么多藩王,恐怕已引起其他藩王的戒心及不满。

    按照明制,皇子封为亲王都授予金册金宝,年食禄米万石,护卫少者三千人,多者有至一万九千人,但像北边防御蒙古的几个藩王,所统兵士都超过此数,若他们真要起兵谋反,对朝廷将大为不利。

    早在太祖时期,就有大臣以为封诸子为藩王据守一方,实乃有欠周全,汉朝“七国之乱”、晋初“八王之乱”都是因此而起,可太祖仍坚持分封诸子,还曾发过正式诏谕

    考诸古昔帝王,既有天下,子居嫡长者必正位储贰。若其众子,则皆分茅胙土,封以王爵,盖明长幼之分,故内外之势者大封土疆,所以眷亲支之厚。古今通谊,朕何敢私!

    大臣们没人敢反对,于是封诸子为王的这件事就这样定了下来,可没想到也因此种下了祸根。

    他相信以燕王的性子,不用多久就会起兵,宗室相残的景况恐是无法避免了。

    凤翎望着山光水色,忽然失去欣赏的兴致。“虽然明白迟早会走到这一步,可心里头还是存着一丝希望,希望我与父皇都是杞人忧天,但如今看来”她又叹口气。

    她认为削藩之举有其必要,但当今皇上做来是太过急切了,只怕会弄巧成拙。

    “想回京吗?”瞿溟问道。

    自皇上仙逝后,她伤心难抑,便说要离开京城,于是这一年间,他带着她云游四处,还去了一趟山东,到他双亲墓前拜见。

    凤翎摇首。“回京我也帮不上忙。”她又叹口气。

    他伸手轻触她柔嫩的肌肤,眸中溢着关心之情。

    她扬起笑。“我不碍事。”

    他这才放下一颗心。

    “若真起了战事,咱们把霜儿跟郭韦带在身边吧!他们也跟了我多年,依郭韦的性子,若真城破,恐要殉难,我不想霜儿守寡。”她仰望着他。“这战争咱们能救多少人,就救多少吧!”

    他颔首。

    “也只能尽人事,听天命了。”她轻叹一声,偎进他的怀里,感觉到他有力的双臂环着自己。

    他轻抚她如今已及胸的发丝,在她额上轻吻一下。

    她晕红了双颊,更加偎紧他。

    “这一年公主过得快乐吗?”他询问。

    她点头。“你瞧见我苦过一张脸吗?”她微笑地反问。

    他扯出笑意。“那倒没有。”

    “为什么问这个?”她眨着美眸看他。

    他抚过她的发,沉声道:“公主的发长了。”

    “嗯!”她抬眼望着他深情的双眸。

    “先帝说了,只要公主发长,就做一对结发夫妻。”他的黑眸深邃,嗓音带着一丝沙哑。

    她嫣红着脸蛋,更显得楚楚动人。

    他不由自主地倾身轻吮她的红唇。

    她的眸子眨动,轻轻地应了一声。“嗯!”他微抬头。“公主应了?”他的声音更显低沉,眸子藏着急切。

    她羞怯地点头,美眸半垂。

    他狂喜地抱紧她,她则娇羞地埋进他的怀中。“可我不要那些繁文缛节,我只要一身嫁衣与一方红巾,不要凤冠、不要宾客。”

    他微笑。“有新郎、新娘就够了。”他的声音沙哑,满怀感情。

    她双颊红透,美眸眨动,眼波流转。

    蛰伏的欲望在他体内涌现,他倾身印上她的唇,热情倾泄,她白藕似的手臂自然地勾上他的颈项,在他的天地里旋转晕眩。

    这夜

    她坐在床畔,烛火摇曳,昏黄的火光衬得她娇艳动人,乌黑的青丝流泄于艳红的嫁衣上,晶莹剔透的雪肌啊着一抹红晕,双眸是无限柔情,红唇鲜艳欲滴。

    他看得痴了,大掌紧握住她的小手,只是凝视着她,不发一语。

    她的美眸轻眨了一下,嘴角勾出一抹笑意。

    他看得更加失神,双手牢握。

    “你打算就这样看我一夜?”她吐气如兰,轻声呢喃。

    他猛然回神。“我只是仍不相信你现在已是我的了。”他柔声道。

    她轻偎在他的胸前,嘴角有着盈盈笑意,感觉到他抱紧了她。

    他拿起几案上的合欢酒递予她,凤翎与他对望,美眸满是喜意,两人同时啜口酒,他的视线不曾稍离她,将杯中的酒一饮而尽。

    凤翎的双颊添了醺红,将杯子交还他,他起身将杯子放回桌上,而后踅回床边,握着她的柔荑。

    他的心狂跳,黑眸紧锁着她。

    凤翎眨着眸子,难掩娇羞。

    激情在他的胸臆间起伏,他低头覆上她的红唇,热情的与她交缠。凤翎感觉到腰带已让他扯落,脸蛋羞得嫣红一片。

    她几乎要喘不过气来了,魅人的双眼因情潮而更显诱人。

    他将她轻压至垫上,抚着她柔嫩的雪肌。

    她轻触着他伟岸的胸膛,喘息不已。“该我问你这一年你快乐吗?”

    他扬起笑容。“非常”他在她的唇畔低喃,声音沙哑粗嘎。“非常”他卸下她的肚兜。“快乐”

    她漾起笑,娇媚的神态让他更不能自抑,他覆住她的唇,热情向她席卷而来,她攀上他的颈项,再也不能思考天地间,只剩他俩再无其他

    ***

    经过长期的酝酿、忍耐和觊觎的燕王朱棣,于七月五日发动兵变,公开反抗朝廷,首先智擒驻守北平的张禺、谢贵,夺占九门,接着便往北平誓师,史称“靖难之役。”

    这场战役一打三年,最后于建文四年六月,李景隆和谷王打开金川门,迎燕师入京,燕王顺利进驻南京,全国传檄而定。

    金川门失守后,建文帝欲自尽,却让翰林院程济阻止。

    少监王锘也马上跪禀“太祖驾崩时留下一个铁箧,说有大难时可打开,现在放在奉先殿左边。”

    身边的大臣急忙拿来铁箧,只见铁箧里着铁皮,两把锁也灌上了铁。

    程济打破铁箧,只见里边有剃刀一把、白银十锭,及僧人所穿之袈裟鞋帽,里面还写着逃出的路线。

    程济连忙为建文帝剃了发,而后带了几个护卫逃出去。

    一行人从此浪迹江湖、行踪飘渺,在许多地方留下了传说与故事,直至现代,云南大理民家仍有以惠帝(建文帝)为祖先者。

    而明史恭闵帝本纪中只留下了一句话,说燕王入金川门当天

    爆中火起,帝不知所踪。
上一页目录下一章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